翠筱娟娟暖不迟,含风雪壁迥多姿。
烟霞弄色不忍见,梅柳争春能几时。
返照高楼横欲敛,宿云孤树静难移。
自伤消渴淹朱绂,不拜金花到玉墀。
翠筱娟娟暖不迟,含风雪壁迥多姿。
烟霞弄色不忍见,梅柳争春能几时。
返照高楼横欲敛,宿云孤树静难移。
自伤消渴淹朱绂,不拜金花到玉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首句“翠筱娟娟暖不迟”以翠绿的细竹轻盈而生机勃勃,暗示春天的到来,尽管温暖稍显迟到,但万物复苏的气息已经弥漫。接下来,“含风雪壁迥多姿”描绘了风吹过带有积雪的墙壁,形成独特的风景,展现出冬季与春季交替的景象。
“烟霞弄色不忍见,梅柳争春能几时”两句,通过烟霞与梅柳的色彩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梅与柳象征着早春的生机,而“能几时”则流露出对春光短暂的感叹。
“返照高楼横欲敛,宿云孤树静难移”写夕阳余晖映照在高楼上,即将消失,而孤树静立,云彩难以移动,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转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自伤消渴淹朱绂,不拜金花到玉墀”,诗人以“消渴”自比,暗示内心的苦闷和仕途的不如意,表达了对自己身陷困境、未能登上高位的感慨。“朱绂”代表官职,“金花”和“玉墀”则象征朝廷的尊贵,诗人遗憾未能亲至朝廷任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际遇和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
独有衣冠士,偏宜戒逸游。
一朝轻失足,终岁起包羞。
败德畴人贱,倾赀智者忧。
狎山多饵虎,玩水必翻舟。
妲己兴危乱,妺姬结衅雠。
琼台今作市,金谷已成丘。
色相为空戒,欢娱是水沤。
劝君升孔室,无复向秦楼。
凉雨初过,喜天放新晴,满眼秋色。
林响萧骚,池光澹沱,苔痕绿透帘隙。湿云无迹。
斜阳影里残虹直。更杳杳,屋角遥岑,微露一螺碧。
苍然平楚,暝色催愁,几番巡檐,暗数归翼。
望吴天、故园何处,山中猿鹤正相忆。
万里云波兰讯隔。
凭高目断,有时枨触离心,小楼风外,一声长笛。
申椒密缀骊珠颗,玲珑是谁呈巧。
郁烈盈怀,匀圆在握,雅称骚人襟抱。奇芬缭绕。
似颂过灵花,酌来春醥。
佩作香璎,辟邪不用铸刚卯。
休嫌幻成圆相,当风偏逆鼻,生性孤峭。
兰是同心,桂原共气,风格自怜差老。禅机悟早。
爱百八牟尼,一般香妙。證人闻思,带些辛味好。
海神惯作鱼龙戏,漫空六花零乱。
细刻圆冰,轻研碎玉,装点谁家池馆。帘丝串断。
爱脉脉如尘,当庭吹满。
一曲新歌,衍波笺纸付萧贯。
青灯掩冉如豆,拥裘孤坐处,更箭频转。
莲子杯空,芦花被薄,无分酒香裀暖。凄凉谁管。
便忆起天涯,两三吟伴。冻合江云,夜深离梦远。
正春晴,画鼓天街无数。
玉河桥,杏花尽吐,八旗人至如雨。
更通城、紫驼细犊,逐盘头、蠕蠕公主。
锦剪圆襟,珠围纤袖,汉娇蕃艳,对倾駧乳。
御渠畔、暖风飘柳,一一作香絮。
施貂帐,三弦四板,学唱金缕。
又三里,丰台芍药,玉鞭鞭马争去。
插双双、翠翎年少,并向啼莺最多处。
柘弹穿林,花毡铺地,垆头都解女真语。
恨斜日、上林烟瞑,苍翠欲迷路。
牛羊气、吹满凤城,总作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