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玉魄将满轮,邂逅江阁清无尘。
光射海门接近观,气连岷山溯远津。
初腾金蛇漾曲渚,乍悬宝镜涵轻沦。
如见古桂斫吴斧,复疑明珠呈鲛巾。
离奇变幻莫可状,溶溶淰淰都入神。
此时此景恰逢我,裴公先我千馀春。
烟花玉魄将满轮,邂逅江阁清无尘。
光射海门接近观,气连岷山溯远津。
初腾金蛇漾曲渚,乍悬宝镜涵轻沦。
如见古桂斫吴斧,复疑明珠呈鲛巾。
离奇变幻莫可状,溶溶淰淰都入神。
此时此景恰逢我,裴公先我千馀春。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明月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开篇“烟花玉魄将满轮”,以“烟花”形容月光的璀璨,以“玉魄”比喻月亮的纯洁,生动地描绘出月圆时分的美丽景象。“邂逅江阁清无尘”,则通过“邂逅”二字,赋予月色以偶然相遇的神秘感,同时“清无尘”三字,强调了月光下的江阁环境之清幽,没有一丝尘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光射海门接近观,气连岷山溯远津”,进一步扩展了月光的视觉效果,不仅照亮了近处的海门,还仿佛与远处的岷山相连,延伸至遥远的渡口,展现出月光覆盖广阔空间的壮观景象。而“初腾金蛇漾曲渚,乍悬宝镜涵轻沦”,则通过“金蛇”和“宝镜”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曲折水面上的动态美和静谧美,既有动感也有静态之美。
“如见古桂斫吴斧,复疑明珠呈鲛巾”,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月光比作古桂树被吴斧砍伐后散发的香气,以及疑似鲛人所献的明珠,进一步丰富了月光的象征意义,既表达了对月光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
“离奇变幻莫可状,溶溶淰淰都入神”,这两句总结了月光变化无穷、难以言喻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深深陶醉和敬畏之情。“此时此景恰逢我,裴公先我千馀春”,最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与月光相遇的特殊时刻,与古代诗人裴旻相比较,表达了对自身能够体验到如此美景的自豪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和敬仰,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