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承裕二首》
《寄李承裕二首》全文
明 / 康海   形式: 七言律诗

三春数枉故人书,去使虚无报德疏。

幸有輶车堪问讯,谁能感事不踌蹰。

西亭素壁愁经眼,此日安危切跂予。

待得升平十年后,东冈休负草堂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康海所作的《寄李承裕二首》中的一首,通过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三春数枉故人书”,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交织,春天的多次收到友人的来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接下来的“去使虚无报德疏”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回信的渴望与失望,虚无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等待过程中的空虚与无奈。

“幸有輶车堪问讯”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希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虽然有使者可以传递消息,但诗人内心仍感到不安与焦虑。“谁能感事不踌蹰”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面对时局变化时的犹豫与彷徨,感事即感受时事,踌蹰则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西亭素壁愁经眼”描绘了一幅充满忧愁的画面,诗人站在西亭前,看着墙壁上的痕迹,心中满是哀愁。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此日安危切跂予”中的“跂予”原指踮起脚尖,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与紧张,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最后,“待得升平十年后,东冈休负草堂居”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和平时代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动荡局面的无奈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和平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康海

康海
朝代:明   字:德涵   号:对山   籍贯:陕西武功   生辰:1475--1540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你喜欢

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0)

长相思·其三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0)

诉衷情令·其一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0)

孟子.食色性也

食色虽然人固有,原于形气所由根。

苟徒即此名为性,太极之真已弗存。

(0)

陵霄花

庭中青松四无邻,陵霄百尺依松身。

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古来豪杰人少知,昂霄耸壑宁自期。

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抚事心伤悲。

(0)

过邻家

老病在臂踝,终日不喜动。

溪云忽过前,袖手以目送。

今晨光景佳,霁色入鸟哢。

驾言出柴荆,暂作湖山梦。

东村望鹤巢,西阜过獾峒。

父老意欣然,为我拨春瓮。

岂惟浇舌燥,亦用软脚痛。

形骸去绳检,谈笑得少纵。

吴蚕初上簇,陂稻亦已种。

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