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年来恣徵讨,里正登门急于火。
三冬过半稻初登,翻说今年稻熟早。
家人相率往田间,协力无分少与老。
短镰一派穫声齐,数亩黄云随手倒。
背负肩任初上场,男共播扬女舂捣。
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
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恼。
回首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
小儿弹泪向西风,说曾田畔拾馀稻。
阿翁回语儿无啼,尚冀明年官府好。
官府年来恣徵讨,里正登门急于火。
三冬过半稻初登,翻说今年稻熟早。
家人相率往田间,协力无分少与老。
短镰一派穫声齐,数亩黄云随手倒。
背负肩任初上场,男共播扬女舂捣。
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
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恼。
回首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
小儿弹泪向西风,说曾田畔拾馀稻。
阿翁回语儿无啼,尚冀明年官府好。
这首《田家词》描绘了明代农民在官府苛政下的辛酸生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之年却因官府征税而陷入困境的场景。
首句“官府年来恣徵讨”,点明了官府的横征暴敛,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接着,“里正登门急于火”一句,形象地描绘出里正催缴赋税时的紧迫和严厉,犹如火烧眉毛般急迫。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农民在官府压迫下的无奈与痛苦。
“三冬过半稻初登,翻说今年稻熟早。”这两句描述了农民辛勤耕作后,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但随即又因“翻说今年稻熟早”而感到忧虑,预感即将到来的官府征税。这种对丰收的喜悦与担忧交织的情绪,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不易。
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绘了农民为缴纳赋税而忙碌的场景:“家人相率往田间,协力无分少与老。”农民们不分男女老幼,共同参与收割,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与坚韧。“短镰一派穫声齐,数亩黄云随手倒。”生动地展现了收割稻谷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然而,正当农民们辛苦劳作之时,官府的催缴令再次降临:“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官吏们不仅不体恤农民的辛劳,反而趁机勒索,使得农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最后,“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恼。”农民们被迫以低价出售粮食,以满足官府的需求,避免遭受更严重的惩罚。这反映了官府征税制度的残酷与不合理。
“回首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农民们看着空荡荡的谷场,不禁感叹一年的生计难以保障,表达了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小儿弹泪向西风,说曾田畔拾馀稻。”孩子们在风中哭泣,诉说着他们在田间捡拾散落稻谷的经历,进一步凸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阿翁回语儿无啼,尚冀明年官府好。”老翁安慰哭泣的孩子,虽然眼前处境艰难,但仍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期待官府能有所改变,给予农民一些喘息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明代农民在官府苛政下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农民辛酸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山色苍寒云酿雪,旗亭据榻兴悠哉。
曲生正欲相料理,催唤风流措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