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十二咏·其三螺顶浮图》
《丹霞十二咏·其三螺顶浮图》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四楞匝地逼虚空,拾级齐云迩梵宫。

宝铎希声风在下,鬓珠无影日当中。

鸟窠直上窥天险,雁塔频登识化工。

夜半金轮峰顶月,清光还与此山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螺顶浮图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首句“四楞匝地逼虚空”,以“四楞”形容佛塔的棱角,形象地表现了塔身的高耸入云,几乎触及天际,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气势。接着,“拾级齐云迩梵宫”进一步描绘了攀登佛塔的过程,仿佛能与云齐平,接近那神圣的梵宫,暗示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宝铎希声风在下”一句,通过“宝铎”(佛塔上的铃铛)的静默,反衬出下方风的轻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而“鬓珠无影日当中”则以太阳正中时分,佛塔周围的光影变化,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佛塔永恒不变的特质。

“鸟窠直上窥天险,雁塔频登识化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鸟儿与人类的视角,分别从自然与人文的角度,赞美了佛塔的雄伟与工艺的精湛。鸟儿直上天空,窥视天险,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人类频繁登塔,体现了对艺术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夜半金轮峰顶月,清光还与此山同”描绘了夜晚佛塔顶上明月的景象,月光如同金色的轮盘,照亮了山峰,与山同辉,寓意着佛光普照,心灵得以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佛塔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五月十八日陪同舍诸友游慈云寺

室如蜗牛庐,气若炊饭甑。

身无六尺长,当午意已病。

今朝忽破颜,夥此佛宇盛。

长廊引雄风,爽气回秋令。

老僧喜客来,簟竹铺绿净。

书生苦易足,妙兴发觞咏。

枯棋响雷雹,新唱杂雅郑。

放怀百念空,纵饮双瓶罄。

我衰本蒹葭,玉树纷照映。

忽惊涉瀛洲,骤喜陪鹤乘。

日昳尚踌躇,欲去不忍径。

归来掩关卧,汗雨复流胫。

赐沐幸许休,命驾何妨更。

(0)

和智伯绝句·其二

红旗黄纸不关身,世事如云日日新。

对客莫谈非圣语,人生要醉五经醇。

(0)

闻幼槃弟归喜而有作·其二

风雨多年不对床,便当携被过溪堂。

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0)

以水沈香寄吕居仁戏作六言二首·其二

海上人多逐臭,水沈价不论钱。

自是渠无佛性,非关鼻孔寥天。

(0)

次韵汪信民见寄

直道逢人多龃龉,高怀向我最恢疏。

不贪但守司城宝,无泽应辞季武车。

池种青莲看妙净,庭栽翠竹悟真如。

何年来过溪堂饭,小圃携篮自摘蔬。

(0)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其一

古人多龃龉,吾党故徘徊。

表弟邀予出,参军载酒来。

南湖未新柳,东巷且残梅。

但恐辟书至,将军幕府开。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