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印雨涉泥行,谁是官人谁是僧。
我已无心慕支遁,君今宁复愧孙登。
芒鞋印雨涉泥行,谁是官人谁是僧。
我已无心慕支遁,君今宁复愧孙登。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与友人一同游览龙山的情景,通过对比官人与僧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首句“芒鞋印雨涉泥行”描绘了雨中行走的艰难,以“芒鞋”这一简朴的行装,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不拘于俗世的洒脱。接着“谁是官人谁是僧”一句,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将官人与僧人相对比,暗含了对官场束缚与僧侣自由生活的向往。
“我已无心慕支遁”一句,借用了东晋高僧支遁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已经不再羡慕那些追求名利、束缚于世俗的官人,而是向往像支遁一样超脱尘世的生活。“君今宁复愧孙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向往,以三国时期隐士孙登为例,表达了即使在今天,诗人也希望自己能像孙登那样,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不为外界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
溪急水摇石,野僧蹑石度。
寒流漾笠影,历险无窘步。
仆夫后岭来,木末迹樵路。
苍茫盼精蓝,惨澹没烟雾。
忆昔山中行,顾瞻歌陟岵。
今犹梦见之,觉乃忘其故。
画师从何知,展玩失毫素。
怅然渺予怀,江乡碧云暮。
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
床下矍索穴蟛蜞,我初来居常吟悲。
见君颜采方伸眉,眸子清彻鬓垂颐。
中怀洞然无由歧,镌镵文字干有司。
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
脱衣易粟饴其饥,慈祥孝友乡里推。
前者天子亲飨祠,黄纸赦书疾风驰。
挂罗山林网逸遗,守臣奉诏敢言迟。
外台使者争荐之,野庐供饩礼所宜。
白袍大袖何纷披,来居太学森兰芝。
世俗讥议喜瑕疵,苍蝇往来工谗词。
椎凿璞玉生疮痍,猛虎不如墙下狸。
听者虽明岂无疑,紫薇群公文章师。
发以钜策健笔随,铺纸吐论语亦奇。
缀名纸末何其卑,藻火为裳诚倒施。
赤骥不得黄金羁,编之下枥耳羸垂。
令我包羞心郁伊,一舸东入长淮湄。
勿言显发遂无期,青衫犹足慰妻儿。
海陵得君七字诗,重谢解谤称相知。
我虽有言如钝锥,说之不入何能为。
愿子加餐善自持,高山峨峨寸土基。
前涂如壁不可窥,荣落穷通各有时。
《酬随子直十五兄》【宋·郑獬】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床下矍索穴蟛蜞,我初来居常吟悲。见君颜采方伸眉,眸子清彻鬓垂颐。中怀洞然无由歧,镌镵文字干有司。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脱衣易粟饴其饥,慈祥孝友乡里推。前者天子亲飨祠,黄纸赦书疾风驰。挂罗山林网逸遗,守臣奉诏敢言迟。外台使者争荐之,野庐供饩礼所宜。白袍大袖何纷披,来居太学森兰芝。世俗讥议喜瑕疵,苍蝇往来工谗词。椎凿璞玉生疮痍,猛虎不如墙下狸。听者虽明岂无疑,紫薇群公文章师。发以钜策健笔随,铺纸吐论语亦奇。缀名纸末何其卑,藻火为裳诚倒施。赤骥不得黄金羁,编之下枥耳羸垂。令我包羞心郁伊,一舸东入长淮湄。勿言显发遂无期,青衫犹足慰妻儿。海陵得君七字诗,重谢解谤称相知。我虽有言如钝锥,说之不入何能为。愿子加餐善自持,高山峨峨寸土基。前涂如壁不可窥,荣落穷通各有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A8vF1NiD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