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
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
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
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
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赠神籁谈天》,通过与神籁交谈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探索。首句“曾将甲子问群生”表达了诗人试图理解万物生长变化的宏大主题,而“来向人间说五行”则揭示了他借助五行理论解释世间万象的企图。接下来,“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暗示了虽然观察世界可能有所局限,但诗人心中的宇宙秩序清晰可见。
“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运用数字和音乐元素,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韵律,形象生动。最后两句“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则以谦逊的口吻表达了诗人专注于学问,不求名利,只愿探究真理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在修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