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忆茶》
《风入松.忆茶》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陆家休更说遗经,负了雨前盟。

当时风月花瓷畔,馀甘漱、几许看承。

戏语从佗欧九,困人不止春酲。

为茶作病病皆清,关鬲有凝冰。

而今却费閒姜桂,开芳焙、可是忘情。

一盏微闻兰气,半帘时梦松声。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茶的深深怀念与情感寄托。词人通过回忆与茶相关的风月花瓷、春日慵懒、茶之药性以及茶香梦境,展现了茶在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情感价值。

“陆家休更说遗经”,词人似乎在感叹不再提及陆羽的茶经,转而表达对茶的个人情感体验。接着,“负了雨前盟”则可能暗指未能在雨前品茗的遗憾,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当时风月花瓷畔,馀甘漱、几许看承。”描绘了过去与茶相伴的美好时光,无论是风月交映下的花瓷,还是茶后余甘的回味,都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戏语从佗欧九,困人不止春酲。”这里可能借用了“欧九”(欧阳修)的典故,表达了在茶的陪伴下,即使困倦也能暂时忘却春日的慵懒,体现出茶对于精神状态的调节作用。

“为茶作病病皆清,关鬲有凝冰。”进一步强调了茶的药理功效,认为茶能清热解毒,甚至能化解体内的寒气,体现了词人对茶健康价值的认可。

“而今却费閒姜桂,开芳焙、可是忘情。”转折中透露出对现今无法如从前般享受茶的失落,但又通过“閒姜桂”和“开芳焙”的描述,展现出词人试图重新寻找茶的乐趣,尽管可能已难以完全忘却过去的美好。

“一盏微闻兰气,半帘时梦松声。”最后两句以茶香和自然之声作为结语,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暗示着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词人对茶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山中兴作

高高丹桂枝,袅袅女萝衣。

密叶浮云过,幽阴暮鸟归。

月和风翠动,花落瀑泉飞。

欲剪兰为佩,中林露未晞。

(0)

公子行

少年初拜大长秋,半醉垂鞭见列侯。

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

玉箫金管迎归院,锦袖红妆拥上楼。

更向院西新买宅,月波春水入门流。

(0)

访道者不遇

人间惟此路,长得绿苔衣。

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

平生无限事,到此尽知非。

独倚松门久,阴云昏翠微。

(0)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

陋巷朱轩拥,衡门缇骑来。

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色动迎春柳,花发犯寒梅。

宾筵未半醉,骊歌不用催。

(0)

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

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

披云同落寞,步月共裴回。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0)

投知己

若为令忆洞庭春,上有闲云可隐身。

无限白云山要买,不知山价出何人。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