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宦非所堪,长告欣得请。
驱马出国门,白日触隆景。
半生无根著,飘转如断梗。
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城居苦湫隘,群动日蛙黾。
惭愧山中人,团茅遂幽屏。
尘泥久相浣,梦寐见清颍。
矫首孤飞云,西南路何永。
从宦非所堪,长告欣得请。
驱马出国门,白日触隆景。
半生无根著,飘转如断梗。
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城居苦湫隘,群动日蛙黾。
惭愧山中人,团茅遂幽屏。
尘泥久相浣,梦寐见清颍。
矫首孤飞云,西南路何永。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出京》,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欣喜与感慨。首句“从宦非所堪”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接着“长告欣得请”流露出对获准离职的喜悦。诗人驾车出门,阳光耀眼,象征着告别尘俗的光明时刻。“半生无根著”和“飘转如断梗”形象地刻画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写出了诗人因公事滞留,未能回家探亲的遗憾。京城生活狭小压抑,“城居苦湫隘”,与山中的宁静形成对比。“惭愧山中人”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而“团茅遂幽屏”则描绘了隐居山中的理想画面。
“尘泥久相浣,梦寐见清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清流(颖水)的深深思念,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梦见它的清澈。最后两句“矫首孤飞云,西南路何永”以飞翔的孤云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前路的期待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从官场退出,回归自然的心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