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丈岩瀑布》
《千丈岩瀑布》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

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0)
注释
玉虬:形容瀑布如玉龙般垂挂。
雪花:形容瀑布水花四溅,如同雪花飘落。
雷声:比喻瀑布落下时的巨大声响。
六月寒:形容瀑布带来的冷气,即使在夏季也感到凉意。
凭槛:倚靠栏杆观赏。
千丈势:形容瀑布的壮观气势。
岩下:指瀑布下方的岩石处。
举头:抬头向上看。
翻译
玉虬垂下的地方雪花纷飞,即使在六月也能听到雷声,感觉像冬天一样寒冷。
倚靠栏杆,还没能尽览这千丈瀑布的雄姿,不如低下头,从岩石下抬头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千丈岩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玉虬垂处雪花翻"以生动的比喻,将瀑布比作下垂的玉虬(神话中的龙形水兽),形象地展现了水流如雪般飞溅的场景。"四季雷声六月寒"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气势,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听到如雷鸣般的水声,给人以清凉之感。

诗人通过"凭槛未穷千丈势"表达了站在栏杆边远眺瀑布的震撼,瀑布的高大无法一眼尽览,展现出其雄伟壮观。最后一句"请从岩下举头看"则是邀请读者亲自到岩下仰视,以更直观地体验瀑布的磅礴力量和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曾巩的《千丈岩瀑布》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捕捉到了瀑布的动态美和气势,让人仿佛置身于瀑布之下,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腊月十九日雨后

常年过腊雪犹繁,泽国春光已可怜。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

避地早辞车马迹,杖藜犹有里中贤。

(0)

盆山

青泉盈池底白石,中有高山高不极。

连峰绝壑知几许,朝霏暝烟无定色。

山下清波清浅流,鱼龙浩荡芥为舟。

今君欲渡何由得,纵有神仙君不识。

(0)

赤甲竞渡

古潭苍苍照毛发,龙藏水心波色活。

风雷如在石壁下,有时云雨何仓卒。

今年天旱百昌死,神物亦恐俱埋没。

南人厌龙抱珠睡,骈舟伐鼓探龙窟。

皆言龙惊当上天,九河翻雨石涌泉。

君不见朝来积水上,鱼鳖死尽龙安眠。

(0)

畏途

畏途十杀一,昧者已知戒。

奔航失维楫,将恐亦同败。

凝冰难长清,甘醴复先坏。

桔槔独知道,俯仰非有罪。

(0)

临终偈·其一

百骸溃散寻常事,一物长灵识者稀。

争似大梅知底意,无声三昧證缘知。

(0)

汾州有唐大历中崇徽公主嫁回鹘时手迹在石壁上李山甫作七言诗并刻之子华永叔内翰皆继其韵亦同赋

锦车西去水东流,汉节何年送解忧。

独上青山自惆怅,强歌黄鹄少淹留。

遗踪不逐哀笳断,丽句空增北渚愁。

君念平城三十万,谋臣奇计已堪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