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月十九日雨后》
《腊月十九日雨后》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常年过腊雪犹繁,泽国春光已可怜。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

避地早辞车马迹,杖藜犹有里中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江南地区特有的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感受。首句“常年过腊雪犹繁”点明了时令背景,虽已过了腊月,但雪花仍纷纷扬扬,展现出冬末的寒冷与雪景的壮丽。接着,“泽国春光已可怜”一句,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春光的怜爱之情,尽管此时春意尚浅,但已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这两句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困惑与对旅途的感慨。诗人或许因醉酒而感到时间混乱,难以分辨季节更替,随后逐渐意识到自己身处异乡,道路被连绵的山川阻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雨后春景的生机勃勃。柳条在雨水的滋润下呈现出一片嫩绿,花蕊在冰雪融化后仿佛即将绽放,燃烧着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希望与温暖。

最后,“避地早辞车马迹,杖藜犹有里中贤。”诗人早年为了避难远离了尘嚣,如今虽然身在异乡,但仍有乡里的贤者相伴,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淡泊,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末春初江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对旅途艰辛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草生磐石上二首·其一

草生磐石上,根深石不露。

水流磐石间,风吹下山去。

(0)

湖光山色楼

智仁予所乐,平湖仍对山。

神交鱼鸟外,兴移蒲柳间。

閒云捲幔入,落日棹歌还。

望海蹑星影,秋槎来碧湾。

(0)

秋望

西风凉冷气萧疏,对景谁能写画图。

红树离离变霜色,黄沙渺渺带烟芜。

岚消断壁山容瘦,水尽遥天雁影孤。

乞我五湖舟一叶,也应托兴为莼鲈。

(0)

画山水歌题米元晖卷

我有山水癖,由来好幽栖。

十年游雁荡,五年游会稽。

或言秦王昔时爱仙术,驱石下海如凫鹥。

洞口谁来斸龙耳,骊珠夜照天鸡啼。

三峰参差九华老,蛟龙鼓浪方壶低。

醉墨淋漓落吾手,咫尺万里云凄凄。

初疑巨灵辟开翠岩湿,冯夷击碎青玻璃。

又疑刘阮双行赤城下,渔舟棹入桃源溪。

对此长歌发幽思,便欲著屐来攀跻。

我家碧山最奇绝,绿萝万丈缘丹梯。

忆昨金门拂衣去,自种青松与人齐。

几人欲画画不到,惟有四时云月可以相招携。

吾负碧山此为客,何异乎巢由轩冕行尘泥。

从吾好,归来兮!

(0)

送琴士归杭

云中歌断《紫芝》歌,不奈周君欲去何。

十里湖山好明月,却怜随处故人多。

(0)

寄高元博

故人招我出山来,一去城闉更不回。

无数青松满池月,可怜深夜独徘徊。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