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钟鼓歌》
《石钟鼓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山庵有钟复有鼓,厥声可闻不可睹。

我来欲借一回看,问取灵泉老庵主。

主人手执须弥椎,共上千峰万峰去。

分明三片顽石头,觌面相逢能解语。

噌吰铛鞳盈虚空,老树作风山作雨。

风从何起雨何来,万籁消声自终古。

钟未鸣,鼓未响,灯笼触露柱。

钟乍鸣,鼓乍响,狸奴与白牯。

钟不鸣,鼓不响,木人逢石女。

千里相逢休错举,扣石三声君自取。

(0)
鉴赏

这首《石钟鼓歌》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庵中钟鼓的声音及其神秘的意境。

首先,诗中描述了山庵内钟鼓的存在,声音虽可闻却不可见,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想要亲眼目睹钟鼓运作的愿望,并向“灵泉老庵主”寻求帮助。这一情节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随后,诗人通过“手执须弥椎”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庵主操纵钟鼓的场景,仿佛带领读者一同穿越千峰万峰,体验钟鼓之声的震撼。紧接着,诗人以“三片顽石头”比喻钟鼓,强调其自然质朴的特点,同时指出“觌面相逢能解语”,暗示钟鼓声中蕴含着深邃的意义,能够与人沟通心灵。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钟鼓声在空中的回荡,如同风吹动老树,山雨降临,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他进一步探讨了声音的来源,指出“万籁消声自终古”,强调声音的永恒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诗中通过“钟未鸣,鼓未响”与“钟乍鸣,鼓乍响”的对比,以及“狸奴与白牯”的形象,展现了钟鼓声带来的不同感受。而“钟不鸣,鼓不响”则引出了“木人逢石女”的隐喻,寓意着即使在静默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情感的交流。

整首诗以钟鼓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信仰、哲学思考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声音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宇宙万物深刻的理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神秘色彩又富含哲理的诗意世界。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春日独酌十首·其二

江草绿未齐,林花飞已乱。

霁景殊可乐,阴云幸飘散。

且致百斛酒,醉倒落花畔。

(0)

寄杨公闇修撰

秀翮翩翩五采鸾,乘云飞傍玉阑干。

天开金马文章署,诏选银鱼侍从官。

念我羁栖三澨水,怜君出入五云端。

从容退食鸣琴处,肯信风尘作吏难。

(0)

新开小轩晁子西有诗以韵答之二首·其一

平生栖息地,往往旋修筑。

为怜双净眼,不肯受羁束。

官居凿小轩,容膝盖已足。

于焉得逍遥,内视聊自牧。

廓廓乾坤大,冥冥鬼神服。

是心不违仁,如种五谷熟。

乃知穷且贱,未必不为福。

朋僚饷新诗,句法惊小陆。

秀色增云山,荣光发林木。

何妨曳杖来,斯乐未敢独。

清谈可以饱,岂但蠲烦促。

非必酒与肴,佳客始能速。

(0)

游思安凤凰岩

山脚清江转,岩腰细路通。

飞泉忽溅雨,阴壑自吟风。

寺隐烟云里,人行竹柏中。

野僧无个在,幽鸟为谈空。

(0)

御风桥

此地多虚旷,飘然欲御风。

双凫疑到阙,一鸟似翔空。

本是仙家事,元非幻术功。

金丹成就日,白昼自飞冲。

(0)

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其二

要作通天一大儒,措心寥廓未为迂。

神机应变无多子,圣域知归不远涂。

哮吼定应潜百兽,啁啾终是笑群雏。

吾今欲觅衣中宝,活计须教一物无。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