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尘埃地,淹回岁月阑。
青山应有素,去路肯留难。
吏隐宁官冷,心清则体胖。
不嫌时拄笏,三十六峰寒。
簿领尘埃地,淹回岁月阑。
青山应有素,去路肯留难。
吏隐宁官冷,心清则体胖。
不嫌时拄笏,三十六峰寒。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别之情和对朋友深厚友谊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簿领尘埃地,淹回岁月阑":这里用“簿领”来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淹回”则是指岁月流转带来的变迁。诗人将尘世和年华相联系,表现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青山应有素,去路肯留难":诗人借“青山”来比喻友情深厚,“去路”则是离别之意。“肯留难”表达了不忍心离开的矛盾心理。
"吏隐宁官冷,心清则体胖":“吏隐”指的是官职隐藏或不为人知,“宁官冷”则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心清则体胖”是说内心清净就会感到身体轻松愉悦。
"不嫌时拄笏,三十六峰寒":诗中用“不嫌时拄笏”来表示对时间的珍惜,不愿虚度年华。而“三十六峰寒”则是描写自然景物,同时也寓意着深远而又冷清的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以及淡泊名利、珍惜时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