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高怀此日开,隔江风雨送凉来。
葛安仙迹今如许,刘赵英雄何在哉。
白雪自能赓郢调,黄金何用筑燕台。
酒豪欲挽沧溟水,尽洗人间历劫灰。
万古高怀此日开,隔江风雨送凉来。
葛安仙迹今如许,刘赵英雄何在哉。
白雪自能赓郢调,黄金何用筑燕台。
酒豪欲挽沧溟水,尽洗人间历劫灰。
这首诗《曲肱吟(其二)》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首句“万古高怀此日开”以宏大的视角,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高尚情怀的赞美和对当下时刻的重视。接着,“隔江风雨送凉来”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季的景象,暗喻历史的变迁如同季节更替,带来新的气息。
“葛安仙迹今如许,刘赵英雄何在哉。”这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葛安与刘赵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代英雄,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追忆与反思,同时也暗示了英雄时代的逝去。
“白雪自能赓郢调,黄金何用筑燕台。”这里运用了典故,郢调指的是楚国郢都的音乐,而筑燕台则是指燕昭王为招揽贤才而建的高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对现实中难以实现这些理想的现状表示了无奈。
最后,“酒豪欲挽沧溟水,尽洗人间历劫灰。”诗人以豪迈之气,表达了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清除人间苦难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个人抱负的展现,也是对社会变革的一种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吴王城下溪,疏凿自开辟。
潭潭无涯岸,但见浸垂碧。
气增宇宙宽,势吞江湖窄。
楼台照清影,河州多嘉植。
红鳞生霞朝,金鉴沉月夕。
恍如神仙国,远与尘土隔。
怪说稔传闻,真源探图籍。
天目据西南,两地泻峻极。
其傍数百壑,奔走为附益。
及兹渊渟处,深不可计尺。
稻粱活万家,世无原田瘠。
鱼虾孕千石,日见网罟获。
阴阴风雨夜,多为蛟龙宅。
少游溪上学,长作幕下客。
观澜无前志,平世耻吟泽。
度量方潢污,临流重惭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