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动秋绿,松阴留晚清。
日烘蝉吻燥,风助燕身轻。
苍莽家千里,飘零酒一觥。
客愁销不尽,还与暮烟生。
草色动秋绿,松阴留晚清。
日烘蝉吻燥,风助燕身轻。
苍莽家千里,飘零酒一觥。
客愁销不尽,还与暮烟生。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草色动秋绿”,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秋天草地的颜色变化,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秋意之中。接着,“松阴留晚清”一句,通过松树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日烘蝉吻燥,风助燕身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日光烘烤着蝉翼,使之干燥,而微风则让燕子的身躯显得更加轻盈。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苍莽家千里,飘零酒一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旅途中孤独漂泊的感受。一杯酒,承载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客愁销不尽,还与暮烟生”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无法消散,随着夜幕的降临,愁绪似乎与暮烟一同弥漫开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荆门一日雷电飞,平地竖起天王旗。
翠华摇摇照江汉,八表响应风云随。
千乘万骑到阙下,京师亦睹龙凤姿。
三军卵破虎北口,一矢血洗潼关尸。
五年晏然草不动,百谷䆉稏风雨时。
修文偃武法古道,天阁万丈奎光垂。
年年北狩循典礼,所有雨露天恩施。
宫官留守扫禁阙,日望照夜随金羁。
西风忽涌鼎湖浪,天下草木生号悲。
吾皇骑龙上天去,地下赤子将安依。
吾皇想亦有遗诏,国有社稷燕太师。
太师既受生死托,始终肝胆天地知。
汉家一线系九鼎,安肯半路生狐疑。
孤儿寡妇前日事,况复将军亲见之,况复将军亲见之。
昔诵梁苑赋,雪山峙西方。
兹峰一何高,玉影发夜光。
演公禅门秀,法海一苇航。
远参天目僧,回憩中峰旁。
向我说方外,飞鸿点沧浪。
雪飞本无花,雪尽复何有。
岂如故山中,寒光射牛斗。
学道当解此,纯白含性宗。
想同觉禅师,空山对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