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蜡炬辉,独坐睡何迟。
两岁平分夜,三更欲尽时。
声残爆竹火,香入颂花诗。
好办明朝起,山呼祝圣慈。
空堂蜡炬辉,独坐睡何迟。
两岁平分夜,三更欲尽时。
声残爆竹火,香入颂花诗。
好办明朝起,山呼祝圣慈。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除夜》描绘了除夕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氛围。"空堂蜡炬辉",蜡烛在空荡的房间中闪烁微光,照亮了诗人独坐的身影,暗示着夜晚的漫长和孤寂。"独坐睡何迟",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状,显示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旧岁的留恋。
"两岁平分夜,三更欲尽时",诗人通过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以及除夕夜特殊时刻的临近。"声残爆竹火",远处传来的零星爆竹声,虽然声音微弱,却预示着新年的到来。"香入颂花诗",点燃的香烟袅袅上升,伴随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融入诗句之中。
最后两句"好办明朝起,山呼祝圣慈",诗人表达了对新年的期盼,希望明天能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年,并以山呼般的敬意向圣上表达祝福,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尊崇。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新年的热切期待。
大河迤北洼,宿桃清沭海。
六塘为之经,其纬诸河在。
岁久或淤滞,暴涨屡致殆。
所以三度临,民瘼曾未改。
是宜事鬟剔,地广艰乘载。
诸臣命往勘,详酌期无悔。
具图如指掌,进止取有待。
展宽及去淤,增低补薄倍。
其盐河滚坝,启闭定准楷。
商利蓄固否,民利消毋乃。
仍责成监司,相机理莫怠。
集思广忠益,所期民乐恺。
伫望起疮痏,慰予此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