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迤北洼,宿桃清沭海。
六塘为之经,其纬诸河在。
岁久或淤滞,暴涨屡致殆。
所以三度临,民瘼曾未改。
是宜事鬟剔,地广艰乘载。
诸臣命往勘,详酌期无悔。
具图如指掌,进止取有待。
展宽及去淤,增低补薄倍。
其盐河滚坝,启闭定准楷。
商利蓄固否,民利消毋乃。
仍责成监司,相机理莫怠。
集思广忠益,所期民乐恺。
伫望起疮痏,慰予此风采。
大河迤北洼,宿桃清沭海。
六塘为之经,其纬诸河在。
岁久或淤滞,暴涨屡致殆。
所以三度临,民瘼曾未改。
是宜事鬟剔,地广艰乘载。
诸臣命往勘,详酌期无悔。
具图如指掌,进止取有待。
展宽及去淤,增低补薄倍。
其盐河滚坝,启闭定准楷。
商利蓄固否,民利消毋乃。
仍责成监司,相机理莫怠。
集思广忠益,所期民乐恺。
伫望起疮痏,慰予此风采。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对于治理六塘下游水道的决心与期望。诗中提到大河、洼地、宿桃、沭海等地貌特征,以及六塘作为水系枢纽的重要性。通过描述年久淤积、洪水频发的问题,表达了治理的紧迫性。
诗人指出,治理工作需要细致规划和广泛考虑,包括拓宽河道、清除淤泥、调整河床高度等措施。特别提到了盐河滚坝的建设与管理,强调了商业利益与民生福祉的平衡。最后,他要求地方官员积极负责,共同集思广益,确保治理成效,以实现民众的长久福祉和快乐生活。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水利治理的高度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宏大愿景与细致考量。
白气一抹蚩尤旗,南斗北斗天两垂。
西方荧惑耀芒角,初月吐魄来食之。
去年天象已可骇,今年天象更可疑。
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气几度摩晨曦。
铜盘亭亭惨且淡,铁钹拍拍合复离。
沙盆贮水静照影,眼乱两日欢童儿。
移时妖氛渐引却,赤光如血铺庭墀。
家无占书瞢休咎,但效嫠妇颦双眉。
昨朝忽见邸状报,诏答丞相辞公师。
首言金乌效祥瑞,变我愁蹙成愉怡。
玉堂学士天下选,王治有象非吾欺。
东淮西蜀狗鼠贼,看折尺箠从头笞。
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
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