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持飘忽意何穷,为盛为衰半不同。
偃草喜逢新雨后,鸣条愁听晓霜中。
凉飞玉管来秦甸,暗袅花枝入楚宫。
莫见东风便无定,满帆还有济川功。
竞持飘忽意何穷,为盛为衰半不同。
偃草喜逢新雨后,鸣条愁听晓霜中。
凉飞玉管来秦甸,暗袅花枝入楚宫。
莫见东风便无定,满帆还有济川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竞持飘忽意何穷,为盛为衰半不同",表达了时间飞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似乎在叹息生命如同落叶般容易凋零,不论是繁盛还是衰败,都难以长久。
接下来的"偃草喜逢新雨后,鸣条愁听晓霜中",则是景物描写。偃草(即倒伏的草)在新雨过后得到了滋润,显得生机勃勃;而鸣条(鸟类)在清晨的霜冻中发出忧愁的叫声,似乎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凉和萧索。
"凉风玉管来秦甸,暗袅花枝入楚宫"一句,则是用了比喻手法。凉风好比吹奏玉制的笛子,轻盈而又有韵味地飘过秦国(古代指关中地区)的城池;暗淡无光的花枝仿佛悄然进入楚国(古代南方地区)的宫殿。这两句通过对比,渲染出秋风中蕴含的凄清意境。
"莫见东风便无定,满帆还有济川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和希望的渴望。没有看到春天的东风,似乎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但即使如此,仍旧有满载而归、完成过渡河川的成就感。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即便是在变换莫测的世界中,也要坚持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男儿不得遍览天下奇,荒村埋头如茕嫠。
几度赍粮甫欲出,行蜗复缩故壳栖。
忽然两腋生羽翼,腾骞身疑跨蛟螭。
五岳饱看日未晏,时闻耳畔猎猎寒风嘶。
握中不知是何物,但觉滑润胜琉璃。
谛视始惊一竹杖,乃葛仙翁之所贻。
质坚色净高九节,太乙不敢夸青藜。
嗟余微生逐蠓蠛,仰屋著书自笑痴。
未与仙翁有夙分,何来投赠蒙提携。
得非游痴结胸往,无力造物哀我穷黔黎。
归来高挂那敢拄,晓色著壁横苍霓。
杖兮杖兮勿化蜿蜒去,扶我更上青云梯。
西风动山郭,飒然秋气深。
散步出郭门,山光青上襟。
蝉声咽远树,樵语归平林。
黄云卷四野,篝车娱苍黔。
俯仰殊各得,大哉天地心。
闻道五年前,孤城边骑临。
登陴不遑食,干戈苦相寻。
我来幸无事,弦诵有余音。
人偿室家乐,边乏桴鼓侵。
藉此足高枕,怀抱宽古今。
林壑开图画,曳杖恣行吟。
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
出没苍烟根,端倪太古脉。
枢维洞穴牖,虚无削高壁。
繁采垂五光,远影带一碧。
芝菌蔚霞气,土石为天色。
玄雾共昏晓,幽苔无今昔。
鸣壑响易秋,绝巘气先夕。
险通崩剥痕,冥会神鬼迹。
宁知下界雨,但睹上方黑。
盘涡绕一线,澒洞塞四极。
寥虚冥我心,玄化培我翼。
二气岌相缠,万象陡然立。
倒觉鸿濛合,俛愁象纬侧。
骖驾九神君,龙虎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