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重宿此斋居,往事分明一感予。
坐久青毡回夜暖,话残红烛到更馀。
中堂谏议迎新主,西郭耆民指故墟。
因忆旧游杨翰长,摩挲三诵壁间书。
五年重宿此斋居,往事分明一感予。
坐久青毡回夜暖,话残红烛到更馀。
中堂谏议迎新主,西郭耆民指故墟。
因忆旧游杨翰长,摩挲三诵壁间书。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首句"五年重宿此斋居"点出诗人再次来到这个旧地,时间跨度五年,暗示了他对这里的深厚感情。"往事分明一感予"则直接表达对过往经历的清晰记忆和触动。
接下来两句"坐久青毡回夜暖,话残红烛到更馀"描绘了夜晚在祠堂中静坐交谈的情景,青毡的温暖和红烛的余晖,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中堂谏议迎新主,西郭耆民指故墟"通过叙述中堂迎接新主人的场景和西郭老人们指点旧址,展现了历史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去的杨翰长的怀念。
最后两句"因忆旧游杨翰长,摩挲三诵壁间书"直接抒发了对杨翰长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壁上留下的文字反复摩挲、诵读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旧地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执着。
十万买山浑可事,放教身死骨犹香。
不知筋力何年尽,看到杉松几尺长。
管郭岂能谋富贵,诗书元自著兴亡。
采薇歌在无人识,千载清风独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