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绿蘸垂杨影。晚风微逗箫声冷。残照出西山。
娟娟月一弯。清愁知几许。搁泪浑无语。
春去已多时。莺花瘦不支。
横塘绿蘸垂杨影。晚风微逗箫声冷。残照出西山。
娟娟月一弯。清愁知几许。搁泪浑无语。
春去已多时。莺花瘦不支。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寂寥的春日黄昏图景。
“横塘绿蘸垂杨影”,开篇以横塘的碧绿与垂杨的倒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横塘的绿意与垂杨的柔影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情感表达。
“晚风微逗箫声冷”,随着晚风轻轻吹拂,远处传来一阵阵冷清的箫声。这箫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哀愁,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残照出西山,娟娟月一弯”,夕阳渐渐沉入西山,留下一抹淡淡的余晖。此时,一轮弯月悄然升起,它的形状娟秀,如同女子轻盈的身姿,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凄凉。
“清愁知几许,搁泪浑无语”,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内心涌起的清愁无法计量,泪水似乎也无处可落,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孤独与哀伤。
“春去已多时,莺花瘦不支”,春天已经过去很久,曾经繁花似锦、莺歌燕舞的景象如今只剩下枯萎与凋零。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深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