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享受。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背景,是在一个春日的傍晚时分,岸边升起了一种淡淡的迷蒙,这正是春天特有的景象。同时,岸边的水面反射着夕阳的余晖,将温暖与宁静融为一体。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这两句紧接着描绘了路径狭窄,树枝横亘的情景,似乎在暗示春日里生长的树木已开始繁茂,甚至小路也被枝叶遮蔽。而帘幔在微风中摇曳,更是惊扰到了燕子,使它们急忙飞起,增添了一丝动态之美。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这两句则是对春天万物更新、花开的生动描绘。诗人踏在落花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花瓣的轻抚。而“流涧写行衣”则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似乎溪水的声音在为诗人的行走编织出一幅幅画卷。
"何殊九芝盖,薄暮洞庭归。" 最后两句则是对仙境之美的一种憧憬和追求。“九芝”乃传说中仙药的代名,而“九芝盖”则隐喻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薄暮洞庭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日落时分,能够回到那样的神仙洞府之中的愿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
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
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
英华发林薮,馀彩散阡陌。
平铺浩无垠,巽入微有隙。
忍寒贪纵观,未愿朝曦赫。
柳绵著歌茵,梅片堕妆额。
皭然群污中,有意欲比迹。
自识玉皇家,癯仙陋山泽。
新来学为农,遭岁屡无麦。
稚子色恒饥,老婢脚尽赤。
一饭今有待,喜更问瓜埸。
归来看床头,瓶粟幸馀积。
且以炊春醪,号召已散客。
昔吟梁父思泰山,又歌牛角悲其寒。
鲍徐英魄今何在,岭云关月何漫漫。
少强眼为伤时切,老大昏花心易急。
石岩题墨几秋风,人世功名杳无迹。
君不见汉千秋,唐马周,玄谈徒步皆公侯。
贾生竟止梁王傅,三世郎官虚白头。
风云自古虽伤偶,用舍何尝系能否。
但知信足任平生,计度不如多饮酒。
愿将梁父吟,变作杜宇之声音。
愿将牛角歌,转调紫芝弦玉琴。
五陵石马散黎轴,惟有箕山青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