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
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
旁有玉蟾蜍,空中底方平。
视之鼻通尻,彻窍刻画精。
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
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
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洼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
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
旁有玉蟾蜍,空中底方平。
视之鼻通尻,彻窍刻画精。
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
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
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幽深的泉水景象。诗人陈傅良在梦中游历,发现一处石壁缝隙中流出涓涓细流,仿佛丝绳般缠绕,象征着生命的源头。他被指引到这眼泉水,想象它汇入大海,成为无垠的沧溟。旁边有一只玉质的蟾蜍,形象奇特,暗示着自然的神奇与平衡。
诗人仔细观察,发现泉眼如同蟾蜍的鼻孔,清澈见底,精巧地雕刻在石上。泉水从这个小孔流入,既源源不断又不溢出,象征着生命的节制和平衡。然而,当他想询问更多关于这泉水的意义时,却发现已经无人可询,只能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感叹世俗生活的纷扰(烟火食)模糊了心灵的清明,使他意识到珍惜当下,保持内心的纯净是多么重要。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