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记梦》
《记梦》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洼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

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

旁有玉蟾蜍,空中底方平。

视之鼻通尻,彻窍刻画精。

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

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

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0)
翻译
山涧石壁裂开深深凹陷,泉水细流如同丝线缠绕。
那人指着这眼泉水,说它直通大海无边无际。
旁边有一只玉制的蟾蜍雕像,似乎在空中保持着平衡。
仔细看去,蟾蜍的鼻子和臀部都刻得清晰可见。
泉水从蟾蜍的鼻孔进入,既能流入又不会满溢。
想询问关于这泉的来历,却已无人可寻,我也因此领悟了人生。
可惜的是,世俗的生活琐事,模糊了我的早晨清醒。
注释
石壁罅:裂开的石壁缝隙。
涓涓:水流细小的样子。
沧溟:大海。
玉蟾蜍:玉制的蟾蜍雕像。
鼻通尻:鼻子和臀部的连接处。
鼻聪:通过鼻孔。
烟火食:世俗生活。
滓:使……混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幽深的泉水景象。诗人陈傅良在梦中游历,发现一处石壁缝隙中流出涓涓细流,仿佛丝绳般缠绕,象征着生命的源头。他被指引到这眼泉水,想象它汇入大海,成为无垠的沧溟。旁边有一只玉质的蟾蜍,形象奇特,暗示着自然的神奇与平衡。

诗人仔细观察,发现泉眼如同蟾蜍的鼻孔,清澈见底,精巧地雕刻在石上。泉水从这个小孔流入,既源源不断又不溢出,象征着生命的节制和平衡。然而,当他想询问更多关于这泉水的意义时,却发现已经无人可询,只能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感叹世俗生活的纷扰(烟火食)模糊了心灵的清明,使他意识到珍惜当下,保持内心的纯净是多么重要。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沉思。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一首·其三十二

霜蹄一跃趁春风,看尽深红及浅红。

鞭影未摇归路活,杜鹃声在夕阳中。

(0)

游灵隐寺

长吟游古寺,九里入青松。

鸟向花间语,僧从月下逢。

阴廊连碧殿,清磬杂疏钟。

回首夕阳晚,烟霞锁乱峰。

(0)

遣怀五首寄致道·其四

生当益于人,为道固不同。

赐也乃结驷,回也乃屡空。

忆昔年少壮,未知理穷通。

收身百忧馀,自置寂寞中。

饘粥傥可继,当为七十翁。

(0)

遣怀五首寄致道·其五

在昔营居巢,首尾三十年。

高邻念羁旅,分我佳林泉。

自从仓幕归,亦买半顷田。

坐念颜太师,粥竭祇益煎。

不如边孝先,昼眠腹便便。

(0)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0)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其三

客有林泉趣,寻幽剪薜萝。

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

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

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