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伋所作的《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攀登山路的情景,虽然年老体衰,手持竹杖(筇)感到疲惫,但听说前方的青山景色变化多端,激发了他的兴致。他想象着山下的三绝寺和上方的妙高峰,决定稍作休息,坐在窗前榻上,享受片刻宁静。诗人并不担心远处斋后的钟声会打扰他,反而觉得这是登山过程中的乐趣。尽管体力已尽,但诗人表示精神上仍有余力欣赏眼前的美景,只是目力可能难以承受过多的风光。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体验,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楚汉干戈地,岿然见此山。
艰难思帝业,牢落漫禅关。
野鸟惊人散,江湖到岸边。
明朝又东去,空羡阿师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