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载垂德,昆丘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鉴水呈絜,牲栗表纯。樽壶夕启,币玉朝陈。
群望咸秩,精灵毕臻。祚流于国,祉被于人。
厚载垂德,昆丘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鉴水呈絜,牲栗表纯。樽壶夕启,币玉朝陈。
群望咸秩,精灵毕臻。祚流于国,祉被于人。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开篇“厚载垂德,昆丘主神”以天地为背景,赋予祭祀以崇高的道德意义和神圣的神灵主宰地位。接着“阴坛吉礼,北至良辰”,点明了祭祀地点与最佳时日的选择,体现了古人对仪式细节的严谨与尊重。
“鉴水呈絜,牲栗表纯”两句,通过水的清澈与祭品的纯洁,象征着祭祀者内心的纯净与虔诚。随后“樽壶夕启,币玉朝陈”描述了祭祀仪式的进行过程,晚上的酒器开启,早晨的货币与玉器陈列,展现了仪式的有序与隆重。
“群望咸秩,精灵毕臻”表达了所有神灵都被邀请并应召而来,共同参与这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最后,“祚流于国,祉被于人”则强调了祭祀活动对国家福祉与人民幸福的深远影响,预示着通过这样的仪式,能够带来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安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希望通过这些仪式来祈求国家与人民福祉的美好愿望。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休回首。
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著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君知否。
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