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木依繁塔,吾亭俯蔡河。
侧思云骥渡,不忍黍离歌。
窗里游天地,春前种薜萝。
养生诚计拙,冥寂保天和。
众木依繁塔,吾亭俯蔡河。
侧思云骥渡,不忍黍离歌。
窗里游天地,春前种薜萝。
养生诚计拙,冥寂保天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静谧环境中的心境。首句“众木依繁塔”展现了周围树木围绕着高塔的景象,显示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自然景观。接下来,“吾亭俯蔡河”点出诗人在亭中居高临下,远眺蔡河,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
“侧思云骥渡”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思考深沉的“云骥”,暗示着内心的哲思与追求。诗人听到“黍离之歌”,不禁心生感慨,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深忧虑。
“窗里游天地”一句,诗人仿佛在小小的窗内游历了广阔的世界,寓言了精神上的自由驰骋。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决定在窗前种植薜荔和萝藦,寓意着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
最后两句“养生诚计拙,冥寂保天和”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自认养生之道简单拙朴,更倾向于通过冥想和寂静来保持身心的和谐,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顺应天道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