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儿联·其八九八》
《课儿联·其八九八》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对联

鼠须曾作笔;熊胆试为丸。

(0)
鉴赏

这组对联以“鼠须”和“熊胆”为切入点,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展现了作者对文房四宝的精深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鼠须曾作笔”,鼠须笔,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书写工具之一。选用鼠须制作的笔,因其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能够更好地捕捉墨水的流动,使得书法作品更加流畅自然。此句通过“鼠须”这一细节,不仅描绘出文房用品的精致与考究,也暗含了作者对于传统书写艺术的尊重与热爱。

“熊胆试为丸”,熊胆丸则是古代医学中的一种名贵药材,常用于治疗目疾。这里以“熊胆”入联,不仅体现了对中药文化的传承,更寓意着在知识与智慧的探索中,如同熊胆般珍贵与难得。同时,“丸”字的使用,既形象地描绘了药物的形态,又暗示了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积累与提炼,如同丸药一般,逐步形成自己的学问与见解。

整体而言,这组对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于勤奋学习、追求卓越精神的倡导。通过对“鼠须”与“熊胆”的巧妙运用,既表达了对文房用品与医药文化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后辈学子勤勉求学、不断进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感怀二十首·其十八

栎社有大树,轮囷以樛棼。

下枝蔽牛马,上干干青云。

匠伯睨不顾,终古绝斧斤。

翡翠巢南海,何尝慕世氛。

金丸落珍木,惟以羽毛文。

膏火为谁销,兰香徒自焚。

多材实身累,沉溟与道群。

(0)

怀王恒叔十四韵

南迁新命下蓬莱,紫气函关日夜开。

霞色乍眠方广寺,月华频坐妙高台。

三山兴尽思三竺,九曲吟成梦九垓。

瑶圃勒铭推哲匠,玉楼题记仗雄才。

荧煌赋草传中国,灿烂文芒接上台。

轵里晨霜流桧柏,茂陵秋雨滴莓苔。

穷交此夕摅孤愤,故友当年和七哀。

授简甘泉誇骏骨,飞觚碣石羡鸿裁。

峥嵘汲郑交难续,嚄唶荆高世尚猜。

咫尺遮须寻子建,龙门曾识仲宣来。

(0)

赠俞山人

杖屦千峰度夕岚,青鞋踪迹遍江南。

风轮独悟恒沙劫,水运重飞碣石谈。

望里牛眠占自合,封来马鬣气长含。

骑羊独有金华客,不向公明问石函。

(0)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八

河朔当年事,平原异代盟。

登仙班景倩,为客孟云卿。

捩柁晨霜滑,维梢宿雨晴。

如渑政堪赋,篷底百壶倾。

(0)

夜集李景颖出土瓜佐酒成赋二章·其一

司理耽奇甚,甘瓜荐味长。

飞霜匀玉质,重露浥琼浆。

碧荔唐宫重,丹桃汉殿祥。

何烦方朔盗,袍袖溢芬芳。

(0)

幔亭云气歌为督学滕公作

君不见武夷之峰高插天,幔亭玉女腾苍烟。

层峦列嶂三十六,相传秦代巢真仙。

狂风怒号沧海立,海水蹴日日欲没。

峰头云雾长晦冥,青虬赤鲤当昼集。

蓬莱东望若可招,贝阙珠宫浮巨鳌。

纷纷群帝持绛节,扬雷激电朝丹霄。

兹山形势实奇绝,紫气迢迢亘吴越。

扶桑万丈渤澥低,齐州九点乾坤狭。

溪流屈曲环清沙,绯桃夹岸蒸红霞。

鸾鹤翱翔度空谷,猿猱寂历啼山家。

危岩绝磴倚石壁,去天冉冉不盈尺。

仰视列星河汉垂,下窥飞鸟松萝黑。

药炉经窟多遐踪,苏门高步随韩终。

霞光半落锦绣座,日色返射金银宫。

仙居缥缈隔人世,环佩飘飖落云际。

半夜天鸡绝顶鸣,清秋石马凌空系。

杂花幽草何芊绵,松枝柏叶皆堪餐。

洞前三女不相待,彷佛麻姑留翠鬟。

祝融梁父空郁律,太乙终南自腾掷。

遍观岂若兹山奇,寥泬清虚閟灵迹。

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

朅来欲济生民困,拂衣长啸离丹丘。

金书玉检秘空麓,鹤驭鸾骈罢驰逐。

一朝乘蹻来东南,手挽江河障平陆。

眼中轩冕如埃尘,葛洪王远时相闻。

清梦常随岩际月,幽怀每逐洞中云。

即今宇宙须真宰,拭目经纶横四海。

漫劳黄帝访空同,暂借庚桑居畏垒。

武夷山,何苍苍,真人下阊阖,草木无辉光。

他时簪笏升岩廊,致君尧舜追虞唐。

却驾白鹿还仙乡,天齐地久长无疆。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