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骥虽老,举鞭脱逸。交驰蚁封,步中衡石。
旁睨驽骀,丰肉灭节。徐行方轨,动辄吃蹶。
天资相绝,未易致诘。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交驰蚁封,步中衡石。
旁睨驽骀,丰肉灭节。徐行方轨,动辄吃蹶。
天资相绝,未易致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马行走的生动图景。开篇“天骥虽老,举鞭脱逸”表现出即便年迈,但一提鞭子就能显示出昔日奔跑之风采。紧接着,“交驰蚁封,步中衡石”则形象地描绘了马儿在泥土与石块间缓慢行走的情景。
诗人通过“旁睨驽骀,丰肉灭节”生动展现了老马的体态特征,即便四肢已显得有些不灵活,但仍有丰满的肌肉覆盖着骨骼。随后,“徐行方轨,动辄吃蹶”则细腻地刻画出了老马行走时偶尔踉踏的姿态。
最后“天资相绝,未易致诘”表达了诗人对这匹老马仍保有其天赋才能但难以完全展现出的赞赏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老马状态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力与衰老的深刻体悟。
诗中“吃蹶”一词,被用来形容马儿走路时偶尔踉踏的样子,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视觉效果,也增添了一份生命的温度。梦中对这两个字的赏析,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
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一匹老马的形象转化为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丽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九峰天杪翠。定中有神楼,乳花兰绮。飧云羡门子。
漫寒嚼霜槃,苜根秋味。横经负耒。
更啸傲、柴霜杖履。
待看他、雏凤儿孙,掇取玉堂科第。犹记。
垩樨馆鹤,饵粟拯鸿,练军防蚁。韦袍隐吏。
空山业,自名贵。
尽左乔右偓,琳霄注籍,修到丹颅碧髓。
况文章、万丈招摇,斗南星气。
香眉玉髓,剪翠研红,安炉石阑四角。
嫩火须添,扫得蛩边枯箨。
千竿万竿风静,让瑶笙、碧空吹落。
午梦酽,借灵崖秋乳,冻瓷凉瀹。
悟否参寥禅味,坐沉沉,斜阳渐过庭幕。
酹燕酬莺,笑恁花筵传酪。
云门饼师无恙,未愁他、赵州天邈。
和清籁,有松枰、避烟臞鹤。
夕斝传柑,春灯舞柘,谁防莺燕离早。
可怜袂判三年,旧事尚萦暗抱。
城南斜巷,想已换、当时芳草。
自阻将、鸿路烽烟,信息问来多杳。
悔一味、紫缠翠嬲。消几度、月昏露晓。
美人何处高楼,挂眼蓟门天杪。
愁还偿得,愿拚著、他乡潦倒。
怕梦中、苦索相思,醒后鬓都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