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钱穆父会饮》
《次韵钱穆父会饮》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弹冠恨不早,挂冠常苦迟。

盛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

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要当谋三径,何暇择一枝。

与君几合散,得酒忘醇醨。

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

居官不任事,造物真见私。

主人独贤劳,金谷方流驰。

行人亦结束,杕杜乃归期。

公卿虽少安,河流正东酾。

我得会稽去,方回良不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qiánhuìyǐn
sòng / shì

tánguānhènzǎoguàguānchángchí

shèngměijiǎmèijiǎoquēshí

dōngménwèidào西shānkōngzhǔ

shìjiāngjiānghǎiān鹿姿

yàodāngmóusānjìngxiázhī

jūnsànjiǔwàngchún

jūntánluòxièyǐn

shìyǒuzuòshīyǐnjiǔyǐnjiǔnǎitiānjièzhī

jiǔèrshìnéng

guānrènshìzàozhēnjiàn

zhǔrénxiánláojīnfāngliúchí

xíngrénjiéshùzhàngnǎiguī

gōngqīngsuīshǎoānliúzhèngdōngshāi

huìfānghuíliángchī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次韵钱穆父会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苏轼的人格魅力和他对生活态度的深刻体验。

“弹冠恨不早,挂冠常苦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上的种种困扰与无奈。古代士人戴冠作为官员身份的象征,而“弹冠”则是指辞去官职,“挂冠”则是暂时放下官职,表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盛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这两句诗人通过梦境来表达自己对于往昔荣耀的回忆和现实困顿之间的心理斗争。古代士人在重要场合要穿上盛装,而“假寐”则是借助梦境来逃避现实,角阙即宫殿之意,通过梦中与过去的交融,抒发了对过往生活的无限思念。

“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独自徘徊于自然景观中的孤寂感。诗人没有走向东门,也没有依靠西山,只是孤身一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能像麋鹿一样在广阔的自然界中自由徜徉,摆脱世俗的羁绊。

“要当谋三径,何暇择一枝。” 这两句传递出一种选择与放弃之间的心理斗争。诗人表达了对于不同生活道路的探索和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描述一次宴会场景,与友人钱穆父共同饮酒畅谈,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中多次提到“与君几合散”、“我得会稽去”,表达了对于朋友间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自己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出苏轼复杂而深刻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咏鹤·其四

心期附凤参云驾,岂与凡禽共苑园。

黄鹄无能犹自免,应缘远去不乘轩。

(0)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十三

玉肌元不粟,未怕夜寒生。

雪里孤花发,山中一段清。

几回和月看,独立到参横。

不傍人篱落,谁呼石作兄。

(0)

题融师松斋

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

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0)

和喻明仲马上吹笛

越客思归黯不平,闲持长笛写秦声。

羡君气海如斯壮,博我词锋莫敢争。

江上梅花开又落,陇头流水咽还惊。

岂知不寐鳏鱼眼,独坐山堂对月明。

(0)

岳麓寺·其二

携杖溪边听,抱琴台上坐。

我喜见江山,江山愁见我。

(0)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其二

十二门开如沸羹,灯光月色逐人行。

春城无处无歌舞,一曲未终天又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