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旷自有素,宁独在幽深。
谁谓西郊地,宛似南山岑。
四野多景色,青春晴复阴。
鲜云冠绿苑,回飙翔翠林。
寝疾托閒逸,即趣恣登临。
婴累悼自昔,取适欢在今。
岂嗟时易颓,但顾乐难任。
穿池玩游鯈,种木候鸣禽。
将营人外赏,聊赋邱中吟。
清旷自有素,宁独在幽深。
谁谓西郊地,宛似南山岑。
四野多景色,青春晴复阴。
鲜云冠绿苑,回飙翔翠林。
寝疾托閒逸,即趣恣登临。
婴累悼自昔,取适欢在今。
岂嗟时易颓,但顾乐难任。
穿池玩游鯈,种木候鸣禽。
将营人外赏,聊赋邱中吟。
这首诗描绘了西郊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开篇“清旷自有素,宁独在幽深”,以“清旷”二字点出西郊环境的开阔与清新,不只局限于幽静之处,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谁谓西郊地,宛似南山岑”,通过对比,强调西郊之地虽非名山大川,却也别有一番韵味,仿佛置身于南山之巅。
“四野多景色,青春晴复阴”,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西郊景色,既有晴朗明媚之时,也有阴雨绵绵之际,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变。接下来,“鲜云冠绿苑,回飙翔翠林”,以“鲜云”和“回飙”点缀绿树成荫的苑囿与翠绿的树林,赋予画面以动态美,仿佛云彩在绿树间轻盈飘动,微风在林间翱翔。
“寝疾托閒逸,即趣恣登临”,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体不适,仍愿意沉浸在自然的闲逸之中,尽情享受登山临水的乐趣。接下来,“婴累悼自昔,取适欢在今”,回顾往昔的忧虑与烦恼,如今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欢愉。
“岂嗟时易颓,但顾乐难任”,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但更珍惜当下的快乐。最后,“穿池玩游鯈,种木候鸣禽”,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的活动——在池边观赏游鱼,在林中等待鸟鸣,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投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感悟。
匹马无穷地,三年逐大军。
算程淮邑远,起帐夕阳曛。
瀑浪行时漱,边笳语次闻。
要传书札去,应到碛东云。
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
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