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云相望浙东西,回首家山路欲迷。
昨夜桐江江上梦,倒随流水上双溪。
片云相望浙东西,回首家山路欲迷。
昨夜桐江江上梦,倒随流水上双溪。
这首诗是于石在宋末元初所作,名为《旅中遣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是十分精妙的。
“片云相望浙东西”,开篇即以片状浮动的云作为媒介,让远方的家乡与眼前的旅途连通起来,“浙东”指的是浙江一带,作者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和不舍。这里的“相望”二字,既包含了目光的交错,也蕴含着心灵的彼此关注。
“回首家山路欲迷”,诗人在旅途中不断回头张望,试图捕捉那熟悉的山影,但如同梦境一般模糊不清。这里的“家山”代表了作者的心之所系,而“路欲迷”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归途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幻想之间界限的困惑。
“昨夜桐江江上梦”,诗人在昨晚的桐江边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境可能是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家乡、亲情和往事的一种渴望或回忆。“倒随流水上双溪”则是在描述梦中的场景,诗人仿佛随着流水逆向而上,回到某个遥远的记忆之地。这里的“倒”字用得甚妙,它不仅形容了时间上的倒流,也隐喻了心灵深处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诗人的笔触轻盈而不失深沉,寄寓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无奈。
萋萋丰草,漠漠长林。裴回昕夕,实慰我心。
往哲是模,岂繄自今。顾瞻飞鸟,爰写鸣琴。
丰草萋萋,长林漠漠。裴回昕夕,我心既穫。
火耨刀耕,资用匪薄。时乎不遇,考槃斯托。
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招从邻曲,幽事实多。
晤言诜诜,遂及笑歌。今我不乐,来日如何。
得失之际,宣尼有言。苟能衡命,不讳执鞭。
庸知所好,淡薄自耑。优哉悠哉,聊以永年。
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漱彼清泠,荫此嘉樾。
心遥晷驶,言念綦切。巧者劳劳,我任其拙。
舍生徇物,岂情所宜。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饥则待炊,閒当命卮。寤寐无忝,庶其免而。
我本高蹈山林客,一生好探神仙宅。
兹山并挺南斗傍,不意昔遭巨灵擘。
神人驱之海上来,神物复合终难辟。
熊咆龙吟山鬼灭,瑶池上界无人迹。
我欲因之弄山月,倚石迷花坐叹息。
逸翮迅足羡远游,笙鹤相迎山之侧。
举身便觉三天近,我名想在丹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