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天南睡海棠,烛龙移得照红妆。
越王夜燕留千炬,织女春寒待七襄。
绛影未消璚岛雪,苍枝偏老石门霜。
君看荔苑同移植,多少奇材胜豫章。
烟雨天南睡海棠,烛龙移得照红妆。
越王夜燕留千炬,织女春寒待七襄。
绛影未消璚岛雪,苍枝偏老石门霜。
君看荔苑同移植,多少奇材胜豫章。
此诗《咏木棉花》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描绘了木棉花在烟雨中的美丽景象。首句“烟雨天南睡海棠”以海棠起兴,暗喻木棉花在烟雨中静谧而沉睡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烛龙移得照红妆”一句,将木棉花比作红妆女子,在烛光的映照下更加鲜艳夺目,生动地展现了木棉花的色彩与生命力。
“越王夜燕留千炬,织女春寒待七襄”两句运用典故,通过越王宴乐和织女等待的情境,进一步渲染了木棉花的美丽与季节的变换,暗示了木棉花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绛影未消璚岛雪,苍枝偏老石门霜”则通过对比,描绘了木棉花在雪后依然鲜艳的绛影与苍老树枝上的霜,展现了木棉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最后,“君看荔苑同移植,多少奇材胜豫章”表达了对木棉花的赞美之情,将其与荔枝园中的奇材相提并论,强调了木棉花作为奇材的珍贵与独特。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木棉花的外在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其内在精神品质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
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
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
独君有寿相,气貌不异昔。
冷官故稍卑,良畴焉从辟。
幽抱能自宽,胜味各有适。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
未悟如梦寐,忽觉无痕迹。
眼明远堪眺,脚健险可历。
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
吾侪数老翁,撰日散游策。
当有佳诗篇,付与来者觌。
兹辰何太喜,久雨见红日。
当其阴晦时,日未尝不出。
有物苦障之,云雾暗如漆。
谗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
泥污后土乾,归路赁驴匹。
山中可酿酒,自舂元亮秫。
预量小儿孙,时索梨与栗。
茅檐得霜晴,炙背阅书帙。
五男三女儿,侥倖肖吾祖。
贤愚挂怀抱,笑陶敢效杜。
长男近寄书,长女化为土。
嗟予七十翁,哭此四十女。
此女抱恨久,嫁不得其所。
厥夫实鸱鸮,厥舅乃狼虎。
谰讼欲杀予,破家谢官府。
不禁毁璧痛,何啻茹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