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卿南来登我堂,西风飒飒吹衣裳。
十年话远寒宵短,一瓣香清新月光。
操椠当年曾白鹿,濯缨何处不沧浪。
烦君为吊诸贤墓,朱吕风流在此乡。
道卿南来登我堂,西风飒飒吹衣裳。
十年话远寒宵短,一瓣香清新月光。
操椠当年曾白鹿,濯缨何处不沧浪。
烦君为吊诸贤墓,朱吕风流在此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送道卿》。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道卿相聚的情景,以及对道卿才华和品德的赞赏。
首联“道卿南来登我堂,西风飒飒吹衣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道卿来访的情景,南来的友人步入诗人的居所,西风拂过,衣裳轻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颔联“十年话远寒宵短,一瓣香清新月光”,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环境的渲染,表达了长时间交谈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寒冷的夜晚,也感觉时光短暂。一瓣香的清香与清新的月光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颈联“操椠当年曾白鹿,濯缨何处不沧浪”,赞美了道卿当年勤奋学习、追求学问的精神,以及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高洁品行的品质。“白鹿”常用来比喻读书人或学者,“沧浪”则象征着清澈的水,寓意道德的纯净。
尾联“烦君为吊诸贤墓,朱吕风流在此乡”,表达了诗人希望道卿能为已故的贤者扫墓,继承他们的精神,同时暗示了道卿在诗人的家乡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风流才情如同朱吕两位先贤一样,影响着这一方土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来访的场景描绘和对道卿个人品质的赞誉,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