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huìshíliùxiàshānzhīyùn
sòng / zhāngshì

guīmèisuíyúnlánchènxuěmíng

shānsēngliúshìquèguānqíng

xiǎoténgzhàngliáotīngjuéjiànshēng

shānxiàxiàoláiyíng

翻译
衣袖随风飘起,竹篮在雪光中清晰可见。
山中的僧人苦苦挽留客人,世俗的忧虑却萦绕心头。
轻轻倚着枯藤手杖,随意倾听深谷的回声。
山下的客人如何能想象,一个微笑已经迎接而来。
注释
归袂:衣袖。
随云起:随风飘起。
篮舆:竹篮。
趁雪明:在雪光中清晰。
山僧:山中的僧人。
苦留客:苦苦挽留。
世故:世俗的忧虑。
却关情:却萦绕心头。
小倚:轻轻倚靠。
枯藤杖:枯藤手杖。
聊听:随意倾听。
绝涧声:深谷的回声。
如何:怎么。
一笑:一个微笑。
已来迎:已经迎接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归家的景象,诗人用“归袂随云起”来形容自己归途时衣袂飞扬,如同随着云彩一起升腾。"篮舆趁雪明"则描写了脚踏在雪地上的清晰足迹,透露出一番雪后行走的艰辛。

接着“山僧苦留客”和“世故却关情”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往事的怀念与不舍。诗人被山中的僧人挽留,而自己对于世间的恩情也无法割舍,这里的“世故”指的是尘世间的人情世故。

然后,“小倚枯藤杖”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歇息时倚靠着枯萎的藤条作为拐杖的情景。"聊听绝涧声"则是说诗人随意聆听着山涧中清澈而又幽远的声音。

最后,“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归来的朋友的欢迎之情。尽管彼此相隔遥远,但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只见一位衣着简陋的山间行者带着微笑向自己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人间情感的留恋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挽杨都督尚英四首·其一

剑佩先辞汉,楼船旧姓杨。

一归肝胆赤,百感鬓毛苍。

客与金俱散,弓将鸟共藏。

西州华屋地,何处不堪荒。

(0)

将之晋任离家有感

自缘休沐久,安作里中人。

强起从时意,迟留惜此身。

舟凌荷芰发,门掩薜萝新。

无那尊前客,晨星个个沦。

(0)

吴兴杂兴十首·其二

卤莽天心过,萧条国士知。

一官堪自免,再出竟何为。

粝饭供残牍,篝灯助小诗。

不烦期马革,端合号鸱夷。

(0)

顾舍人夏日过访弘法寺·其二

河朔尊堪藉,山阴兴未残。

真成布衣饮,来听蒯缑弹。

旧好论将尽,新知得暂宽。

江湖何限色,大陆有风澜。

(0)

闻警·其四

闻道黄金募,新屯海上兵。

败亡谁后殿,剽掠敢横行。

战血鼋鼍集,愁魂鸟雀惊。

欲归无寸土,何敢论浮生。

(0)

题画

卜筑人间远,沧浪秀可餐。

长天一鸟去,明月数鸿残。

何处迎风奏,流音度远湍。

匡床醉欲醒,秋色不胜寒。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