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莽天心过,萧条国士知。
一官堪自免,再出竟何为。
粝饭供残牍,篝灯助小诗。
不烦期马革,端合号鸱夷。
卤莽天心过,萧条国士知。
一官堪自免,再出竟何为。
粝饭供残牍,篝灯助小诗。
不烦期马革,端合号鸱夷。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吴兴杂兴十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起伏的感慨和个人选择的反思。"卤莽天心过"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上天的难以揣测,"萧条国士知"则描绘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人认为再次出仕可能并无太大作为,"一官堪自免,再出竟何为"流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自我解嘲。
"粝饭供残牍,篝灯助小诗"描绘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文学创作的坚守,表现出诗人的恬淡与执着。最后两句"不烦期马革,端合号鸱夷"表达了诗人无意追求显赫功名,宁愿以平淡生活终老,甚至以古代隐士或豪杰的结局来自我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独立人格和人生抉择。
二十年前典此州,经行中又几春秋。
青山面目元无恙,白发形骸祗自羞。
客子登临知有酒,古心忧爱在斯楼。
凭栏慨想飞吟过,水视杯坳芥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