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巳闰月六日登岳阳楼》
《丁巳闰月六日登岳阳楼》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十年前典此州,经行中又几春秋。

青山面目元无恙,白发形骸祗自羞。

客子登临知有酒,古心忧爱在斯楼。

凭栏慨想飞吟过,水视杯坳芥视舟。

(0)
翻译
二十年前我曾典卖此地,期间又经历了多少个春秋。
青山依旧,容颜未改,只是满头白发让我感到羞愧。
游子来到此地,知道这里有酒可以畅饮,古人的深情厚意仍在这座楼中留存。
倚着栏杆,感慨万分,曾经在这里放声吟唱,那时看水如杯,视舟如芥。
注释
典:典当、抵押。
春秋:泛指时间,这里指年月。
元无恙: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形骸:身体,这里指外貌。
客子:旅人,外来的客人。
水视杯坳:视水如杯,形容视野开阔。
芥视舟:视舟如芥,形容事物渺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登岳阳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鉴赏:

1. 情感深长:诗人在开篇即提到“二十年前典此州”,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地方的深厚情感。同时,“经行中又几春秋”则显示出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情怀。

2. 对比鲜明:诗人用“青山面目元无恙,白发形骸祗自羞”对比自然界的不变与个人年华的变化,表达了时光荏苒、人事沧桑之感。青山依旧,而自己的白发和衰弱的身体则是时间流逝的明证。

3. 怀旧之情:诗中“客子登临知有酒,古心忧爱在斯楼”一句,透露出诗人登楼时的心境。这里的“古心忧爱”指的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4. 抒发思绪:末尾两句“凭栏慨想飞吟过,水视杯坳芥视舟”描绘了诗人登楼后的情景。诗人在栏杆上沉思,心中涌动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而目光所及之处,则是水面上的倒影和小舟,这些都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投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经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对故土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运用都极富表现力,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题梦萱卷

朝望天际云,莫思堂上亲。

子行正无寐,恻然伤我神。

江湖日以远,亲颜不可见。

回看身上衣,空悲手中线。

昨梦到北堂,堂前树萱草。

秋风忽披拂,颜色宁复好。

觉来坐蓬窗,忧心耿难忘。

月明吊孤影,涕下沾衣裳。

(0)

题竹赠晋江柯秉上舍

泉南奇士我同宗,晓日分携凤阙东。

持赠岁寒苍玉节,相随一路有东风。

(0)

和世卿

山霭霏霏碧满蓑,清风不奈俗尘何。

人间久矣无高凤,何处如今楚凤歌。

(0)

秋日东轩漫题·其一

离崩匏落不禁秋,卧对萧骚月半钩。

彭泽须收三顷秫,菊花无酒笑人不。

(0)

王佥宪问一谩述

客来问我一如何,碧玉高楼夜夜歌。

庐阜一壶开我酒,江门八尺赠人蓑。

杏坛多士无颜子,洛下遗书病首科。

且就玉衡观转运,那曾珠斗见森罗。

古来相遇难如此,无怪人间说梦多。

(0)

侯玄真不至用前韵·其一

公来不来客亦行,上江船逆下江轻。

空闻此日悲吟在,谁问从前太瘦生。

竹月晓沉山阁冷,石坛秋老菊花清。

人生佳会真难必,十度商量九不成。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