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友人亭松》
《友人亭松》全文
唐 / 于武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俛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

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

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0)
翻译
我徘徊不愿离去,如同遇见了老朋友一般。
曾经因为春日的雪融化,我们在华山中相遇。
哪里有明亮的月光?我访问你时还听见远处的风声。
我们想一起回去却未能实现,各自占据了华山东边的岩石上。
注释
俛仰:指时间短暂,这里有徘徊、流连的意思。
不能去:不愿意离开。
如逢旧友同:好像遇到了老朋友一样亲切。
曾因:曾经因为。
春雪散:春天的雪融化的时候。
见在:相见、相遇。
华山中:在华山的范围内。
何处:哪里。
明月:明亮的月亮,这里也象征美好的时光或理想之地。
访君:拜访你。
听远风:听到远处传来的风声,寓意深远的情谊或消息。
相将:一起,相伴。
归未得:没能回去,未能实现一同回家的愿望。
各占:各自占据或停留。
石岩东:华山东边的岩石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华山之巅重逢的情景,通过春雪消散后再见的松树,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诗中“俛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刻难以忘怀,就如同与老朋友重逢一般。接下来的“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则是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春天融化的雪花,反衬出松树的坚韧不拔。

诗人随后提问“何处有明月”,可见是在夜晚或黄昏时分,对于那轮清辉的向往不已。紧接着,“访君听远风”则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在这寂静的山巅,与朋友一同聆听那飘渺而来的风声。

最后两句“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写出了诗人与朋友虽然想一同返回,但又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暂时分离,各自占据华山的石岩之上。这里的“东”字,或许暗示了方向,也可能是时间上的早晨或是情感上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份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离愁。

作者介绍
于武陵

于武陵
朝代:唐   籍贯:会昌时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猜你喜欢

乐清轩十律为乡友沙士清·其四

晚岁襟怀何所凭,一廛聊自老金陵。

柴门斜对青山叠,茅屋平连绿树层。

钓艇渔竿忘世客,薰炉茗碗在家僧。

却怜尘海炎炎者,应笑吾庐冷似冰。

(0)

挽呆斋阁老先生

玉堂黄阁掖垣东,三十年来宦业同。

拜相己怜君实病,谈经犹忆郑玄工。

乾坤阖辟图书在,日月昭明奏疏通。

回首门墙成怅望,椒浆欲奠恨无穷。

(0)

寄和屠元勋都宪巡边再用韵之作·其一

建节风霜地,惊心塞草秋。

弓刀深警戍,鼓角远鸣楼。

诗为筹边得,名因制敌留。

长城今有托,高爵会须酬。

(0)

答玉署交情四首·其四

朝霞结浮阴,轻风送疏雨。

扁舟溯安流,飒爽不知暑。

推篷坐清晓,展转思延伫。

夙荷圣皇恩,冥鸿遂高举。

渺然江湖心,耿耿方自许。

怀哉眷念情,因之寄斯语。

(0)

答玉署交情四首·其一

青云三十年,追随鹓鹭行。

葭玉夙相倚,永记金兰芳。

知心志自合,同道非殊方。

独愧顽钝质,幸不忝冠裳。

家学不可负,友谊不可忘。

黾勉效时用,直道古所臧。

(0)

山居观物偶成作·其二

双燕应怀旧主人,巡檐缉垒往来频。

却嗟老圃春光暮,黄蝶纷飞过别邻。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