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客匆匆感岁华,杏花消息又桃花。
江南佳丽春风见,柳絮楼台十万家。
使客匆匆感岁华,杏花消息又桃花。
江南佳丽春风见,柳絮楼台十万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使客匆匆感岁华”开篇,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行旅的匆忙,同时也暗示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感受。接着,“杏花消息又桃花”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消息”一词,不仅指出了杏花与桃花相继开放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春意渐浓的信息传递,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江南佳丽春风见”进一步渲染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春风拂过,不仅带来了温暖,也唤醒了大地的生机,使得整个江南都显得格外迷人。最后,“柳絮楼台十万家”将画面推向高潮,通过“柳絮”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还隐喻了繁华与生机并存的景象,楼台错落,万家灯火,展现了江南城市的繁荣与富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江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是元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清兴足。坐倚亭轩曲。晚风起处。茶烟绿。
隐隐笙歌逐。未远嚣尘,还依水槛,翛然极目。
休念想、故家乔木。都来是、梦中鹿。閒挥谭麈。
霏珠玉。驻夕景、犹嫌促。几回临别丁宁嘱。
道何时重续。
宝镜分光,园规范器,雕文刻镂层冰。
朱火微然,围将帘幕深深。
麝煤印就团圞迹,讶些时、暖到中心。
守长宵、斜倚朦胧,閒杀鸳衾。氤氲。
只隔红楼角,任风吹缟袖,雪满瑶簪。
乡近温柔,何妨有酒同斟。
非烟非雾神仙境,笑巫山、犹许寒侵。
待残春、拨尽残灰,旧梦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