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棱四惮气逾振,建国十三春。
丈室何妨示疾,高歌依旧如神。
纤云尽扫,华灯夺彩,火焰翻新。
幻出半空花树,飞来匝地星辰。
威棱四惮气逾振,建国十三春。
丈室何妨示疾,高歌依旧如神。
纤云尽扫,华灯夺彩,火焰翻新。
幻出半空花树,飞来匝地星辰。
这首《朝中措·国庆夕从病院楼上望广场烟火作》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庆典的热烈情感以及从病院楼上的独特视角欣赏烟火的景象。诗中的“威棱四惮气逾振”描绘了国庆之夜的庄重与气势,令人感受到强烈的国家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建国十三春"则暗示了国家成立的时间,表达对国家成长的感慨。
"丈室何妨示疾,高歌依旧如神",诗人以病弱之身仍能欣赏庆典,高歌不辍,展现出坚韧的精神风貌和对国家庆典活动的深深热爱。接下来的"纤云尽扫,华灯夺彩,火焰翻新",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广场上烟火璀璨、色彩斑斓的壮观画面,犹如天空中幻化出的花树和大地上的星辰,生动而富有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个人的视角和感受,融入了对国家庆典的赞美,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展现了清末近现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生活态度。
明月同千里,寒乡又一秋。
床随桧阴侧,巾与桂香浮。
此夕山中趣,它年霅上游。
诸儿皆楚语,老子自商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