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东坡遗三首题武王非圣人论后》
《补东坡遗三首题武王非圣人论后》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青灯照华发,掩卷成嗟咨。

事有世共见,而意复难知。

杀父子受封,殆非人所为。

孟津观兵者,非天尚谁欺。

孔子盖周人,而为殷宗枝。

欲辨则不敢,亟口称夷齐。

使彼果圣乎,古今无异词。

则其罪武王,明甚无可疑。

呶呶与世辨,泛滥惊群儿。

惜不经柳子,为一剖击之。

知谁千载下,击节读吾诗。

(0)
鉴赏

此诗《补东坡遗三首题武王非圣人论后》由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诗中探讨了对武王是否为圣人的争议,以青灯、华发、嗟咨等形象描绘出深思熟虑的情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深刻反思。

首句“青灯照华发”描绘了一幅深夜读书,白发苍苍的学者在青灯下思考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接着“掩卷成嗟咨”写出了读者在阅读或思考后发出的感慨,引出对武王行为的讨论。

“事有世共见,而意复难知”指出历史事件虽为世人所见,但其中的深意却难以完全理解,暗示了对武王行为复杂性的认识。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如杀父子受封、孟津观兵等,来探讨武王的行为是否符合常理和道德标准。

“孔子盖周人,而为殷宗枝”提到孔子虽然是周朝人,但他的家族与殷朝有关系,以此类比,引出对武王身份背景的思考。诗人提出疑问:“欲辨则不敢,亟口称夷齐”,表达出对辩解武王行为的犹豫,同时提及了伯夷、叔齐两位古代隐士,暗示了对武王行为的道德评价。

“使彼果圣乎,古今无异词”假设如果武王真是圣人,那么古今对他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的。然而,“则其罪武王,明甚无可疑”直接指出了对武王行为的指责,认为其罪行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多言。

最后,“呶呶与世辨,泛滥惊群儿”描述了诗人自己在与世人的辩论中,虽然言辞激烈,但可能并未真正说服他人,甚至可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或困惑。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同时也对未能得到广泛认同表示遗憾。

“惜不经柳子,为一剖击之”提到如果能有像柳宗元这样的文人来深入剖析,或许能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知谁千载下,击节读吾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千年后的人能欣赏并认同自己的诗作。

整首诗通过对武王行为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观点的坚定和对社会认知的反思。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登小金山·其二

晚过云林半似村,旋烧茶灶当清樽。

可人雪后溶溶月,晴照山房与竹门。

(0)

秦望山

提封犹禹甸,望海自秦山。

万事花争发,孤云鸟共还。

方隅从眺览,磴道足跻攀。

拟叩金银阙,丹砂少驻颜。

(0)

题惜花春起早

晨起理蛾眉,寸心花无发。

含情诉东风,犹恐韶光疾。

(0)

顺昌县途中用壁间韵感述·其二

近市轻烟浮,晨炊日已晏。

醒来看黄粱,犹似梦中饮。

(0)

代柬辞友人召·其二

水绿山光影共函,满庭秋色倩谁监。

高秋携酒公能许,留看松杉满翠蓝。

(0)

长夜歌残旦复新,未应扣角说君臣。

拈翻宁戚当时意,牵向桃园睡晓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