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何药解清虚,不用参苓不㕮咀。
一种单方无授受,明窗端坐只观书。
肝脾何药解清虚,不用参苓不㕮咀。
一种单方无授受,明窗端坐只观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观书》,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和追求。首句“肝脾何药解清虚”以设问的方式,暗示阅读可以作为治疗内心烦闷、提升精神境界的良药,这里的“肝脾”象征着人的精神状态,“清虚”则代表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不用参苓不镵咀”进一步强调,读书并非依赖于名贵药材(如人参、茯苓),而是简单直接,无需繁琐的研磨品味。
“一种单方无授受”表明读书的方法并不复杂,没有固定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去阅读。“明窗端坐只观书”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明亮的窗前,专心致志地阅读,享受这份内心的平静和知识的滋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倡导的是通过阅读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自我修养,强调了个人在静心读书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读书的极高推崇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
高怀澹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