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自齐至楚早荒用韵志感》
《闻自齐至楚早荒用韵志感》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转移无力愧愚公,杼轴何情见两东。

竟岁山农空事育,太仓官粟几陈红。

抱愁不问身眠虎,赴急真思力当熊。

大统入承瞻圣制,在天七庙慰临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闻自齐至楚早荒用韵志感》。诗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联“转移无力愧愚公,杼轴何情见两东。”以“愚公移山”的典故起笔,暗喻社会变革之艰难,同时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自责。接着,“杼轴”二字借指国家的财政状况,诗人感叹国家财政如同织布机上的线轴,岌岌可危,两东则可能暗指东西两个方向的经济困境。

颔联“竟岁山农空事育,太仓官粟几陈红。”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匮乏。山农辛勤劳作,却收成无望,太仓中的官粮也因年久而变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凋敝。

颈联“抱愁不问身眠虎,赴急真思力当熊。”诗人以“抱愁”自况,表示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仍不忘忧国忧民,展现出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眠虎”、“当熊”分别比喻环境险恶与任务艰巨,凸显了诗人的勇敢与担当。

尾联“大统入承瞻圣制,在天七庙慰临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君主的期待。大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圣制则是指明君的治理之道,七庙则代表祭祀祖先的宗庙,诗人希望在君主的英明领导下,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未优堂杂咏·其一

万里祥州令,微名寄此身。

赤心能信我,白眼任他人。

俗古鸣晨铎,城偏撤夜巡。

似兹含鼓意,卧治不须论。

(0)

静室

帘卷斜阳见几峰,一溪流水逝溶溶。

山僧不到柴门掩,惟听春鸠叫绿榕。

(0)

磐湖秋色同诸禅侣夜坐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

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

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萧然称野情。

(0)

闻黄迂父辞荣归养寄赠一律

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

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

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

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

(0)

怀萧次圭

落日燕山晚,忆君易水深。

大都常混迹,不次论知音。

潦倒穷交色,悽惶失路心。

那堪离索后,惆怅此孤吟。

(0)

报政还出庐山下见莳秧者

仙源万井绿云稠,风日清和东作优。

石垄犁烟骄小犊,春林呼雨乱啼鸠。

牧人已兆维鱼梦,太史将书大有秋。

自笑心劳甘政拙,不耕吾已负先畴。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