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
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
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
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
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
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
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
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官员辞官归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官员在归家后的幸福生活,以及他与家人之间的温馨互动。
首联“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辞官归家的主题,用“飘然”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归家时的轻松自在,同时也表达了对归家后生活快乐的期待。
颔联“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进一步描绘了归家后的日常场景。白天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老人在家中询问家人的健康状况;春天的温暖气息笼罩着北堂,主人在用餐后关心家人的饮食情况。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怀、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颈联“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则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赞美了归家生活的满足感。菜衣,指穿着朴素的衣服,这里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色笑,指的是家人之间的欢声笑语,体现了精神上的富足。不将菽水换簪裾,意为不以物质的奢华换取精神的贫乏,强调了精神满足的重要性。
尾联“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是对归家生活的总结和肯定。诗人鼓励人们不必惊讶于这位官员早年便辞官归家,因为这正符合他孝顺父母、享受家庭生活的愿望。慈闱,指的是母亲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家庭,强调了孝敬长辈是归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家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孝敬长辈的价值观念,以及辞官归隐后追求简单、和谐、快乐生活的美好愿景。
冷逼疏帘,浑不似、今春寂寞。
风雨横,赏心欢事,总如云薄。
柳眼花须空点缀,莺情蝶思应萧索。
但绕庭、流水碧潺潺,车音邈。怀往事,孤素约。
酒未饮,愁先觉。甚中年滋味,共谁商略。
芳草易添闲客恨,垂杨难系行人脚。
谩几回、吟遍夕阳红,阑干角。
妖氛深蔽洛阳县,我生不识姚花面。
扬州风物旧曾游,佳种年深亦多变。
去冬淮上起边尘,不谓见花当此辰。
眼明忽忆往时事,世间尤物能移人。
公诗寄兴多高远,早悟色空香不染。
饱闻尝醉洛阳春,试比姚花定褒贬。
閒愁生旅怀,薄酒安能陶。
篮舆赴归期,历历山路高。
风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
官闲相聚首,怀我登顿劳。
辩论杂嘲谑,诗词兼雅骚。
人生几何时,容易生二毛。
方今天子圣,登用皆夔皋。
愿君各努力,去矣追群豪。
我生苦畏事,屏处如逋逃。
纵复技痒存,敢念麻姑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