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如焚气不苏,云师谁遣上天衢。
人人准拟为霖甚,风动雷行雨却无。
大旱如焚气不苏,云师谁遣上天衢。
人人准拟为霖甚,风动雷行雨却无。
这首宋朝诗人郭印的《感旱二首(其一)》描绘了严重的旱情。首句"大旱如焚气不苏"形象地写出干旱酷热,仿佛烈火焚烧大地,连空气都显得沉闷无法恢复生机。次句"云师谁遣上天衢"以"云师"比喻雨神,询问为何天空中的云朵未能带来甘霖,暗示了对降雨的期盼和对干旱原因的疑惑。
第三句"人人准拟为霖甚"表达了人们对及时降雨的殷切期待,"为霖甚"意指渴望大雨如注。然而,最后一句"风动雷行雨却无"则揭示了现实的无情,尽管风起雷鸣,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雨水,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失望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心理活动,展现了旱灾带来的困扰与无奈,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上天祈愿的深深忧虑。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飙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闻说。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
嫩柳初摇翠。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
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
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沈醉。深院里。
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
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
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
淘河复淘河,后土激浪沙分波。
大石羽转杂龙鼍,汝欲澄清力几多。
官家费尽水衡钱,万夫政待汝漪涟。
天上有河鹊以填,可增汝漫髡其颠。
虚名覈何尝,休讥汝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