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森画戟惟清啸,因讨红巾有雪髯。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
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
虽森画戟惟清啸,因讨红巾有雪髯。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
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游潮州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对现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时事的感慨。
"虽森画戟惟清啸"一句,以画戟(古代用来装饰或标志的长矛)比喻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洁,通过“清啸”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因讨红巾有雪髯"则是借用古人故事,形容朋友的英勇和不屈的精神,就像传说中的老者头发白如雪仍持红巾战斗一样。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两句,引用了儒家思想家孟子的观点,认为古圣先贤伯夷的高洁品格和汉代隐者弱翁的严谨自律,表达了对朋友高尚节操的赞赏。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则是说周围的人都觉得某位官员(遗公)被错误地定罪,而人们还在谈论另一位清廉的太守,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和对清官的怀念。
最后,"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长时间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以及这份情感深藏在心中无法倾诉。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谊、节操和时事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