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游潮州二首·其二》
《送游潮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虽森画戟惟清啸,因讨红巾有雪髯。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

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

(0)
注释
森:众多。
画戟:装饰华丽的戟,代指武将。
清啸:清亮的呼啸声。
红巾:起义军的标志,这里可能指农民起义。
雪髯:白须。
伯夷:古代的贤人,以清高著称。
隘:心胸狭窄。
翁:老人。
严:严格。
遗公:古代地方官的尊称,此处可能指某位官员。
误:错误。
太守:古代郡守,地方长官。
廉:廉洁。
遒人:才情出众的人。
官久废:长期未被任用。
湮郁:埋没,无人知晓。
闾阎:民间,街巷。
翻译
尽管众多武将只有清亮的呼啸声,因为征讨红巾军而有白须飘扬。
孟子曾批评伯夷心胸狭窄,汉人也议论过汉朝官员过于严格。
朋友们都感叹遗公的决策失误,敌对者仍说太守廉洁无瑕。
可惜才华横溢的人长久未被任用,这首诗深藏民间无人问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游潮州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对现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时事的感慨。

"虽森画戟惟清啸"一句,以画戟(古代用来装饰或标志的长矛)比喻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洁,通过“清啸”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因讨红巾有雪髯"则是借用古人故事,形容朋友的英勇和不屈的精神,就像传说中的老者头发白如雪仍持红巾战斗一样。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两句,引用了儒家思想家孟子的观点,认为古圣先贤伯夷的高洁品格和汉代隐者弱翁的严谨自律,表达了对朋友高尚节操的赞赏。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则是说周围的人都觉得某位官员(遗公)被错误地定罪,而人们还在谈论另一位清廉的太守,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和对清官的怀念。

最后,"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长时间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以及这份情感深藏在心中无法倾诉。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谊、节操和时事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谢世颂三首·其二

大带深衣,缁冠素履。籍以纸衾,覆以布被。

一物不将,敛形而已。其人伊何,履斋居士。

(0)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其二

问君身世欲如何,付与渔翁欸乃歌。

未酩酊时须酩酊,得磨驼处且磨驼。

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旂常在古多。

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

(0)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二首·其一

高情应与水云宽,江北江南望渺漫。

逐马银杯端可赏,屯边铁甲得无寒。

已知与国同休戚,且庆丰年表治安。

杀气已消春意动,曈曈日色上云端。

(0)

鸂鶒

满身文彩漫成愁,一曲清池强滞留。

翘足有时双睡去,梦魂依旧绕沧洲。

(0)

重题钓台

不向云台恋故袍,清风固自钓台高。

渭川八十年烟雨,岂是渔竿把不牢。

(0)

句·其一

细看爽气无朝暮,浪说元规尘污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