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浮北泛几经春,死别生还总此身!
湖海尚容奔鬲客,山川应识报韩人。
国从去后占兴废,家近归时问假真?
一寸丹心三尺剑,更无余物答君亲。
南浮北泛几经春,死别生还总此身!
湖海尚容奔鬲客,山川应识报韩人。
国从去后占兴废,家近归时问假真?
一寸丹心三尺剑,更无余物答君亲。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北还入浙偶成》,表达了他历经战乱后的感慨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首句“南浮北泛几经春”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暗示了战事的动荡与个人的艰辛。次句“死别生还总此身”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存的坚韧。
“湖海尚容奔鬲客,山川应识报韩人”两句,以湖海和山川为喻,表达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怀有壮志,希望能像古代的烈士那样为国效力。接下来,“国从去后占兴废,家近归时问假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家乡真实情况的探询,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一寸丹心三尺剑,更无余物答君亲”,直抒胸臆,诗人以“丹心”和“三尺剑”象征自己的忠诚和决心,表示除了赤诚之心和报国之志,已无其他可以回报国家和亲人的东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张煌言的爱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退之曾作河南宰,韩氏于今又见君。
县政从来人有望,家声不坠世多文。
后池分洛贮蓝水,高槛看嵩迷岭云。
主簿堂前七叶树,手栽应莫已刳焚。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雁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