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骑着瘦弱的马,顺路拜访好友太史家的情景。诗人通过"日暮乘羸马"的细节,展现出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疲惫,而"竹窗谈脱麈"则描绘了与友人交谈的轻松愉快,窗外竹影斑驳,谈话间尘埃仿佛也随之飘散。
"槐树暝栖鸦"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黄昏时分,槐树上乌鸦归巢,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诗人感慨国家的困顿和社会的艰难,不禁回想起过去的咏史篇章,"邦瘁稽前咏"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人亡起彼嗟"则是对友人离去的哀悼,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叹息。最后,诗人夜晚未能入睡,仍然沉浸在思绪中,"犹照角巾斜"以角巾斜照的形象,寓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友人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天都信岧峣,特立若翠屏。
取径过其趾,俯仰皆奥境。
松石俱象形,岩峦类盘绠。
将陟目屡眩,恐坠心更警。
行经阴洞中,恍惚陷深井。
须臾从井出,冉冉首露顶。
䁹盼多创遘,不类人世景。
境断缘梯升,气逼毛骨冷。
意坚斯有获,出险真自幸。
向晚憩禅扉,一灯照孤影。
致身非不荣,而贵辨出处。
始进不以正,功业何足语?
孔明人中龙,君臣实心膂。
三分定荆益,一德并伊吕。
当其未遇时,夷然视圭组。
鹿门拜庞公,南阳咏《梁父》。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慎自藏,守身如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