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下马锦蒙鞍,暂向飞廊一整冠。
行近柳阴移昼寂,坐来花气辟春寒。
别张翠幄黏丝絮,更想金人捧镆干。
洛下少年今亦老,宴游无复似前欢。
平明下马锦蒙鞍,暂向飞廊一整冠。
行近柳阴移昼寂,坐来花气辟春寒。
别张翠幄黏丝絮,更想金人捧镆干。
洛下少年今亦老,宴游无复似前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在春日里的一次游园活动,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景象描绘。
首句“平明下马锦蒙鞍”,以清晨骑马出游的场景开篇,锦鞍映衬着晨光,透露出一种奢华与宁静并存的氛围。接着,“暂向飞廊一整冠”则展现了主人公在游园前整理仪容的细节,体现了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与期待。
“行近柳阴移昼寂,坐来花气辟春寒”两句,通过行走于柳荫下的静谧与坐下时感受到的春花香气驱散寒意,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美好。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柳阴,还有嗅觉上的花香,以及触觉上的温暖,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春日游园图。
“别张翠幄黏丝絮,更想金人捧镆干”则进一步渲染了游园中的奢华与仪式感。翠幄指的是用绿色帷幕装饰的亭台,丝絮可能是指轻柔的装饰物,金人捧镆干则暗示了某种尊贵的礼节或表演,增添了活动的庄重与神秘色彩。
最后,“洛下少年今亦老,宴游无复似前欢”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曾经的宴饮游乐虽已不再,但那份欢乐与回忆却永远留在心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旦日子当发,淹留复今宵。
良之美盘餐,为君品鸣箫。
君子岩下松,霜霣颜不消。
众草苟移时,化为艾与萧。
聆曲复不怿,惓焉伤迢遥。
携手步前庭,仰面看招摇。
巢子潜箕阳,四岳俞唐尧。
愿言修九苞,曳佩鸣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