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隐隐,雷隐隐,列缺挟飞车。
一掷火铃三万里,人间何处着妖邪。归路海天霞。
雷隐隐,雷隐隐,列缺挟飞车。
一掷火铃三万里,人间何处着妖邪。归路海天霞。
这首诗描绘的是雷电交加的场景,"雷隐隐"连续出现,形象地展现了雷声的震撼和密集。"列缺挟飞车"运用神话元素,将闪电比作驾驭飞车的神祇,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气氛。"一掷火铃三万里"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雷电之力犹如掷出的火铃横贯三万里长空,显示出自然力量的威猛。
诗人借此表达对世间妖邪的震慑,暗示正义的力量能够驱散邪恶,"人间何处着妖邪"传达出对安宁秩序的渴望。最后以"归路海天霞"收尾,描绘出雷雨过后,天空中彩虹挂于海天之间,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也暗寓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神话意象,既有壮丽的视觉效果,又寓含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顾清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