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泗水亭》
《题泗水亭》全文
唐 / 许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风落东林,绿叶翳重阴。

流莺坐花坞,宛传来清音。

和光沛天地,乐意同人心。

卷帘出庭户,独立苍苔深。

(0)
翻译
春风吹过东边的树林,绿叶浓密遮蔽了阳光。
黄莺在花丛中歇息,婉转地传来清脆的鸣叫声。
明亮的光芒普照天地,快乐的情绪与人的心灵共鸣。
我卷起窗帘走出庭院,独自站在深深青苔之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之美。

"春风落东林,绿叶翳重阴。" 这两句开篇便以春风为引,描绘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春风是生机的象征,它轻柔地吹拂着树木,使得林间充满了绿意盎然的新叶,这些新叶又遮蔽了阳光,形成了一层层重叠的阴凉。

"流莺坐花坞,宛传来清音。"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通过听觉去感受自然之美。流莺即流萤,也就是蝴蝶,它们在花丛中飞舞,似乎也沉浸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而"宛传来清音"则让人联想到鸟鸣的声音,那些清脆而又悦耳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与春天的氛围相得益彰。

"和光沛天地,乐意同人心。" 这两句诗是对上述景象的一种感发与升华。"和光"指的是自然界那种柔和而又充满生机的光线,这种光线不仅照亮了大地,也温暖了人们的心田;"乐意同人心"则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两句 "卷帘出庭户,独立苍苔深。" 描绘了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的自在状态。他似乎已经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不仅是观察者,更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卷帘"意味着他打开了通往外界的窗户,"独立苍苔深"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这里的"苍苔"指的是长满了青苔的小径或庭院,它既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和静谧的生活。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深刻感悟与喜悦。

作者介绍

许远
朝代:唐   字:令威   籍贯:杭州盐官   生辰:709—757

(709—757)杭州盐官人,字令威。许敬宗曾孙。章仇兼琼镇剑南,辟为从事。贬高要尉。安禄山反,玄宗召任睢阳太守,与张巡协力守城,被围数月,外援不至,粮尽,城陷被俘,械送洛阳,不屈死。
猜你喜欢

江村

草舍蔬畦绕,柴门竹径通。

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

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

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

(0)

赋康平老铜雀砚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镵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0)

生查子

只知愁上眉,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0)

稽山农

华胥氏之国,可以卜吾居。

无怀氏之民,可以为吾友。

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

周公礼乐寂不传,司马兵法亡亦久。

赖有神农之学存至今,扶犁近可师野叟。

粗缯大布以禦冬,黄粱黑黍身自舂。

园畦剪韭胜肉美,社瓮拨醅如粥醲。

安得天下常年丰,老死不见传边烽。

利名画断莫挂口,子孙世作稽山农。

(0)

嘉州守宅旧无后圃因农事之隙为种花筑亭观甫成而归戏作长句

吾州山水西州冠,正欠雄楼并杰观。

奇峰秀岭待弹压,明月清风须判断。

三峨旧不到郡斋,创为诗人供几案。

烟云舒卷水墨图,草木青红锦绣段。

一时冠盖共登临,百年父老俱惊惋。

萦回舞袖试弓弯,宛转歌声学珠贯。

佳人蜂蝶争绕鬓,上客龙蛇看挥翰。

寓公虽作一月留,梅发东湖归思乱。

儿戏聊成此段奇,陈迹应留后人叹。

明朝艇子溯平羌,却伴谪仙游汗漫。

(0)

雪夕

目视??左耳聋,吾衰略与昔人同。

移灯自看竛竮影,取酒时浇礧磈胸。

东郭稍能师顺子,北山未敢笑愚公。

空村雪虐风饕夜,袖手悠然政策功。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