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
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下天书。
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
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下天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题演法观》,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理解。"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两句表达了一个虽然国家狭小,但仍然能够封建疆域,并且能将仙灵的意志和气韵传递给世人的情景。这里的“国”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区或寺庙所在之地,而“褊小”则形容其面积有限,"封除"则是指划定边界,保护内外。“疏奉”一词常用来表达对神灵的祭祀和供奉,而“仙灵意气馀”则显示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敬。
接着,“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下天书”两句则引出了历史记忆。"犹有黄冠"指的是仍旧有人戴着黄色头巾,这在当时可能象征着道教徒或者某种特定的身份标志。“说前日”则是在叙述过去的事情,“开元曾是下天书”则提到了唐代的开元年间(713-741年),那时候有神秘的天书降临人间。这里的“天书”可能指的是某种神圣的文献或者预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超自然现象和信仰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特定的地点,它的历史与文化,展现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尊崇,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神秘色彩。
烟霞锢疾廿年馀,断简残编老蠹鱼。
享帚自怜曾梦笔,藏山犹有未完书。
遥知宣室能前席,不向平津再曳裾。
韫椟非关求善价,逐臣终计在樵渔。
冯茂烟光连破额,南来两祖对丛林。
曈曈佛日悬双顶,冉冉慈云落片阴。
才说有南终有北,何须无物并无心。
渡芦若问真衣钵,云在溪流月在岑。
讲经台畔水淙淙,有客乘春觅旧踪。
山带半随青嶂绕,螺鬟长倩白云封。
笔点石幢题露叶,厨分香积剪春茸。
自怜亦是攒眉者,却向溪桥曳短筇。